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鈴閣的意思、鈴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鈴閣的解釋

亦作“ 鈴閤 ”。指翰林院以及将帥或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鈴閣之間,言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花之發,不可久也。”《晉書·羊祜傳》:“﹝ 羊祜 ﹞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鈴閤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 唐 韓翃 《寄裴郓州》詩:“官樹陰陰鈴閣暮,州人轉憶白頭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勞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總督任,終日閉鈴閣,以示無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鈴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指将帥、州郡長官或翰林院官員處理政務的場所。這一用法多見于史書和文學作品中,例如:

二、詞源與演變

  1. 起源:最早見于晉代幹寶《搜神記》,描述“鈴閣之間”象征權貴榮華如“狂花之發”般短暫。
  2. 結構解析:
    • 鈴:原指金屬響器,引申為莊嚴場所的象征物;
    • 閣:指高處的樓閣式建築,常用于官署或要地。

三、其他釋義

部分資料提到“鈴閣”可能與佛教建築相關,指唐代寺廟中懸挂銅鈴的閣樓,象征莊嚴與驅邪。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後世衍生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考證。

四、文化意義

該詞承載了古代官署文化的特點,既體現權力機構的威嚴(如翰林院),又反映部分官員的簡樸作風(如羊祜典故)。

建議:若需深入考證佛教相關的“鈴閣”含義,可查閱唐代佛教建築專著或地方志,以确認其使用範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鈴閣》這個詞的意思

《鈴閣》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的是古代宮廷中用來停放鈴鼓的建築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鈴閣》這個詞拆分部首為“钅”,拆分筆畫為13畫。

來源

《鈴閣》一詞源于古代文獻,在《楚辭·九辯》中曾有“朝霞待日鈴閣倚”的描述,意指黎明時分朝霞猶如依靠在鈴閣上等待日出。後來,這個詞成為了形容宮殿或園林中的建築物的代稱。

繁體

《鈴閣》的繁體字為「鈴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鈴閣》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目前流傳較廣的寫法是「憐閣」。

例句

1. 經過長廊,眼前出現了一座美麗的鈴閣。

2. 晨曦中,鈴閣上的金鈴發出悅耳的聲音。

組詞

1. 鈴鼓(指用來打擊的鈴和鼓)

2. 閣樓(指樓房底層以上的部分)

3. 樓閣(指多層的宮殿或高大的建築物)

近義詞

1. 寶閣

2. 亭台

3. 樓台

反義詞

1. 地窖

2. 土山

3. 洞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