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闆上釘釘 ”。
“闆上砸釘”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強調确定性,適用于正式承諾或已确定的事務場景。需注意與“闆上釘釘”的細微差異:“砸釘”更突出動作的決斷性,而“釘釘”偏向結果的狀态。
《闆上砸釘》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的意思是指做事情不合適或者做事方法不得當,像是在木闆上砸釘子一樣,力氣白費,效果不好。
這個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它們分别是“闆”、“上”和“砸釘”。其中,“闆”字的部首是“木”,共有8畫;“上”字的部首是“一”,共有3畫;而“砸釘”中,“砸”字的部首是“石”,共有9畫,而“釘”字的部首是“金”,共有8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名叫歐陽修的文學家,他在寫字樓裡敲打鐵釘的時候,因為用力過猛,闆子被砸破了,鐵釘也沒釘進去。于是他用了《闆上砸釘》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行為愚蠢,教訓後人做事要謹慎而有效。
除了簡體字之外,繁體字中的“闆上砸釘”是「檔上砸釘」。其中,“檔”字的部首是“木”,共有16畫,“釘”字的部首是“金”,共有10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寫作“闆上砸釘”的成語是「闆之上砸一釘」。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例句中,例如:“他的辦法就像是在闆上砸釘,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這句話意思是說他的做法或方法完全沒有效果。
與《闆上砸釘》相關的一些組詞有:“錯上加錯”、“杯弓蛇影”等。近義詞包括“勞而無功”、“徒勞無益”等,而反義詞則是“有的放矢”、“一錘定音”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