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懇切的意願。 唐 賈至 《授敬羽武部員外郎兼殿中侍禦史制》:“載執謙光,思弘讓節,宜遂其懇志,退守本官,可守前官。”
“懇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真誠的志願或堅定的決心,常用于形容對目标或事業的執着追求。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詳細釋義(來源1、2、3)。
懇志(kěn zhì)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根據《康熙字典》,懇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8;志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7。懇義為真誠地向人請求或勸告,希望得到接受或支持。
懇志一詞最早源自《尚書·禹貢》:“弘揚大志,懇其心。”這句話意味着徹底推崇一位人物的志向,并期望他以真誠的心态去實現。
懇志的繁體字保留了原有意思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變化:懇志(kěn zhì)。
在古代,漢字有不同的寫法。《說文解字》記載了懇的古代寫法:“側少朝支刀。”這表示懇在古時候寫作“側、少、朝、支、刀”。
懇志一詞可以用于以下例句:
1. 他懇切地請求大家的支持和幫助。
2. 作為一名演講者,我要真誠地懇志大家共同努力。
3. 在這艱難的時刻,請大家懇志團結一緻,共克難關。
與懇志相關的詞彙有:
1. 懇求:真誠地請求。
2. 志向:個人追求和野心。
3. 勸志:用勸告的方式來激勵他人的志向。
與懇志近義的詞彙有:
1. 懇切:非常真誠。
2. 真誠:真實而誠摯。
3. 熱切:非常渴望。
與懇志反義的詞彙有:
1. 虛僞:不真實和不誠實。
2. 欺騙:故意誤導和欺騙他人。
3. 冷漠:對他人的關心和需求漠不關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