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回火的意思、回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回火的解釋

[temper] 把淬硬的鋼或鑄鐵在比前次淬火溫度低得多的溫度中加熱使軟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回火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專業術語,主要應用于金屬加工和燃燒現象兩大領域。

  1. 金屬熱處理工藝

    在冶金學中,回火指将淬火後的金屬材料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下并保溫,隨後緩慢冷卻的工藝。此過程可消除淬火産生的内應力,調整材料硬度與韌性平衡,提升機械性能。例如:“刀具經過回火處理後,耐用性顯著提高。”

  2. 燃燒異常現象

    在熱力學範疇,回火描述火焰因氣流速度低于燃燒速度而向燃料源逆向傳播的現象,常見于燃氣竈、發動機等設備。例如:“燃氣管道回火可能引發安全事故,需安裝阻火裝置。”

以上定義均符合《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标準,屬現代漢語規範用法。專業釋義參考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科學基礎》及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燃燒學原理》教材。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的綜合分析,“回火”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金屬熱處理工藝中的回火

  1. 定義
    回火是将淬火後的金屬工件加熱到臨界溫度(通常150-700°C)以下,保溫後冷卻的工藝。其核心目的是調整材料性能,平衡硬度與韌性。

  2. 主要目的

    • 消除應力:減少淬火産生的内應力,防止變形或開裂。
    • 調整性能:通過不同溫度的回火,控制材料的硬度、強度、塑性和韌性。
    • 穩定組織:使金相結構趨于穩定,确保工件長期使用中尺寸不變。
  3. 分類與溫度範圍

    • 低溫回火(150-250°C):保持高硬度,降低脆性,適用于刀具、軸承等。
    • 中溫回火(350-500°C):提高彈性,用于彈簧、模具等。
    • 高溫回火(500-650°C):綜合強度與韌性,常用于結構件(如齒輪、軸類)。
  4. 工藝過程
    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階段,冷卻方式多為空冷或油冷。


二、其他領域中的“回火”

  1. 成語含義
    指火勢由猛烈逐漸減弱至熄滅,比喻事物由盛轉衰或熱情消退。
    例句: “晚會開始熱鬧非凡,但午夜後逐漸回火,人群散去。”

  2. 汽車發動機術語
    指混合氣在進氣管内異常燃燒的現象,多因燃油不足或點火錯亂導緻。


“回火”在工業中特指淬火後的關鍵熱處理步驟,需結合溫度控制實現材料性能優化;在文學和機械故障中則引申為狀态變化。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工藝參數,可參考、6、9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艾白皙半周刊拔紹鯿魚舟筆帽[兒]不可鄉迩不吝賜教昌亭旅食春陔杵頭鼎分三足範式鳳德浮翳趕快果汁紅靺鞨荒春惠崇春江曉景交搭轎杠狡讦汲集金穗久役臘賜廊頭雷公冷冰冰連船臨沖亂昏買結脈學鉛容谯谯箐道清方清監青葽穹窿起牌悛惕讓價人市喪謗散绮剡溪藤善月申戒師宜陶陶甜淡調鍊同心藕退人鄉陌斜角歇斯特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