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刺戒的意思、刺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刺戒的解釋

譏刺告戒。《漢書·杜周傳》:“ 鳳 白之太後,太後以為故事無有。 欽 復重言:《詩》雲‘殷監不遠,在 夏後氏 之世’。刺戒者至迫近,而省聽者常怠忽,可不慎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刺戒"是古代漢語中具有複合語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構詞解析 "刺"字本義為尖銳物紮入,《說文解字》釋為"君殺大夫曰刺",後引申出譏諷、指責之意。段玉裁注:"刺之言伺也,伺其過而譏之也"(來源:《說文解字注》)。"戒"字甲骨文象雙手持戈警戒之形,《爾雅·釋诂》訓為"慎也",指規勸警戒。二字合稱形成"以刺示戒"的複合語義結構。

二、典籍用例 該詞多見于史書奏議類文獻,如《資治通鑒·漢紀》載:"禦史刺戒二千石,言其苛暴",此處指監察官員對地方長官的訓誡規勸。唐代杜佑《通典·職官》記載監察體系時強調"刺戒并舉,以正官邪",說明其作為古代監察制度中的重要行政手段(來源:《通典》)。

三、語義特征 該詞包含雙重行為指向:既指通過書面奏章(刺)進行檢舉,又包含口頭訓誡(戒)的行政程式。其使用主體多為監察官員,對象則為存在過失的官吏,具有"糾舉"與"教化"并重的行政倫理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刺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刺戒”意為譏刺告戒,指通過諷刺或尖銳的言辭進行勸誡或警示。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帶有警示他人改正錯誤或避免過失的意圖。

2.出處與語境

3.字義分解

4.用法與延伸

5.權威性說明

(漢典)為極高權威性來源,明确給出經典出處;其他網頁内容重複但權威性較低,可作為輔助參考。如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漢書》原文或權威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哀傷百汰寶檀北荒賓食弊衣碧雲騢不緝崇飲蕩兀道殺點染丁彊遞謝豆刍都無耳套額載泛函分析販商鼓發顧曲旱蓮寒條壞人心術湖海氣回紋雞牕揭條激話及今景迹人袴襦歌蹓晃漫坡勉農謬登魔芋撓正骈進坯戶破家敗産起會窮天極地全神貫注忍俊山坂上眼生孩聲域熟爛順道四棱筍枯鐵杖同意突進吞舟之魚香籃謝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