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起課的意思、起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起課的解釋

[divine] 占卜問事

詳細解釋

占卜方法的一種。古代方士六壬術,有四課式,用占目之幹支為推算之本,後因稱求蔔為“起課”。其占法,或轉動刻有幹支等字樣的兩個木盤(上名天盤,下名地盤),或搖銅錢看正反面,或用手指掐算,然後根據課義附會人事,推斷吉兇。《朱子語類》卷七十:“如今人用火珠林起課者,但用其爻而不用其辭。”《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忏悔》:“ 桂生 平日慣聽老婆舌的,明日起早,真個到 童瞎子 鋪中起課,斷得有十分財采。”《鏡花緣》第六五回:“衆人都圍着 孟芸芝 教他起課。” 淩力 《星星草》第六章:“ 陸鶴鳴 指指橫聯說:‘在下起課、問卦、看相、拆字都可以。’”參見“ 六壬 ”、“ 蔔課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起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淵源的傳統占卜術語,指通過特定方法(如搖銅錢、排八字等)推算吉兇禍福的行為。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文獻,常見于古代民間信仰與方術活動中。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起課”指“占卜的一種,以錢記爻,或搖動銅錢,視其排列以斷吉兇”。《中國方術大辭典》進一步說明,其核心在于“起”即啟動占卜程式,“課”指預測事項,合稱通過卦象或幹支推算未知之事。

在具體操作層面,起課通常包含三個步驟:首先确定占卜事由(如婚嫁、出行),其次按規則排列卦象(如六爻卦),最後結合《周易》卦辭或五行生克進行解析。《中國民俗文化大觀》記載,明清時期起課多采用“文王課”體系,以三枚銅錢搖六次成卦,對應六十四卦象進行占斷。現代民俗學研究指出,此類活動雖帶有迷信色彩,但反映了古代天人感應思想在民間認知體系中的具象化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起課”一詞有兩種不同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占卜術語(主要含義) 指古代占卜方法的一種,屬于六壬術體系。其操作方式包括:

  1. 使用天盤與地盤兩個刻有幹支的木盤進行推算
  2. 通過搖銅錢看正反面或手指掐算判斷吉兇
  3. 以占卜當日的幹支為推算基礎,結合課義附會人事 ※ 典籍例證:《封神演義》《初刻拍案驚奇》中均有相關記載

二、現代誤用現象(非主流) 少數語境中被誤解為“開始上課”,但該用法缺乏權威典籍支撐。可能源于對“課”字教學含義的延伸聯想,需注意與占卜本義區分。

擴展說明: “課”字本身在《說文解字》中本義為“試也”,後衍生出考核、賦稅、教學等含義,占卜義項屬特殊用法。建議在學術或專業場景中使用時優先采用占卜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愛克斯光八公山蟾踆癡坐酬咨垂耀此生調補吊奠地球化學兜末香斷矶煩匮耿餅犷惡光針觀河孤論果谷厚愛豲豬化通锪鑽狐丘糊塗到頂架肩擊毂間不容縷霁媚敬故盡忠報國吉朔苦笑老八闆兒量程罹禍霖霔栗主漏奪羅唝曲門流靡勞能文佞幸品式青骢馬青路青緑輕油如斯上平書塾本死重泰山田雞炮童弱同憂土撥鼠吞炭漆身王守仁渥集閑言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