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草名。即決明。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決明》:“此馬蹄決明也……莖高三四尺,葉大於苜蓿,而本小末奓,晝開夜合,兩兩相帖。秋開淡黃花五出,結角如初生細豇豆,長五六寸。角中子數十粒,參差相連,狀如馬蹄,青緑色,入眼目藥最良。”《廣群6*芳6*譜·卉譜四·蘋》:“葉大如指頂,面青背紫,有細紋,頗似馬蹄決明之葉。”參見“ 決明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蹄決明漢語 快速查詢。
“馬蹄決明”一詞的解釋需從植物學和語言文化兩個角度綜合理解:
一、植物學釋義
基本定義
馬蹄決明是豆科植物決明的别稱,其種子因形似馬蹄而得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其形态特征:莖高約1米,葉片晝開夜合,秋季開淡黃色花,種子呈青綠色,排列如馬蹄狀。
藥用價值
其種子(決明子)性平、味鹹,傳統醫學中常用于治療眼疾,如青盲、夜盲、結膜炎等,可内服或外敷。例如,與地膚子配伍可緩解夜盲,炒制後外敷可消眼部紅腫。
二、語言文化釋義
部分詞典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事實明确、不容置疑”。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為比喻表達。
馬蹄決明主要指藥用植物決明,名稱源于種子形狀;少數語境下可表“顯而易見”之意。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藥方或植物特性,可參考《本草綱目》等典籍。
《馬蹄決明》是指一種植物,其學名為“合耳菜”,又稱為“決明子”。決明子是常見的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潤腸通便*********。
拆分部首和筆畫:馬(馬字旁,4畫)蹄(足字底,7畫)決(冖字蓋,4畫)明(日字旁,8畫)。
來源:決明子來源于馬蹄形狀與一顆透明的種子,所以被稱為“馬蹄決明”。
繁體:馬蹄決明。
古時候漢字寫法:馬蹄決明。
例句:他每天晚上都喝決明子茶,以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
組詞:馬蹄、蹄子、決明樹、決明茶。
近義詞:合耳菜、決明子。
反義詞:不透明種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