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西洋的西風漂流。墨西哥灣暖流的延續。在盛行西風下,橫過大西洋北部。在北緯40°附近分為兩支,南支向南流,稱加那利寒流;北支向東北流,至北緯60°附近再分為兩支,一支偏向西北,最後成為西格陵蘭暖流,另一支繼續向東北流,伸入北冰洋。
北大西洋暖流是位于北大西洋北部的一股強勁暖流,對歐洲及周邊地區的氣候、生态和經濟有深遠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北大西洋暖流是墨西哥灣暖流的延續部分,屬于風海流,由盛行西風驅動形成。它從紐芬蘭淺灘附近開始,橫跨大西洋北部,最終部分支流進入北冰洋。其流量範圍在2×10⁷至4×10⁷萬立方米/秒之間,是全球熱量輸送最強的暖流之一。
北緯40°分支:
在北大西洋中部(約50°N、20°W)分為三支:
北緯60°分支:
北支進一步分為兩支,一支進入北冰洋,另一支轉向格陵蘭島西側。
主要受地球自轉、盛行西風帶和海水密度差異影響。其源頭墨西哥灣暖流攜帶熱帶高溫高鹽海水,受西風推動向東北方向流動。
氣候調節:
每年為西歐和北歐輸送相當于6000萬噸煤的熱量,使沿岸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15~20℃,形成溫和濕潤的海洋性氣候。
生态與經濟:
全球熱量平衡:
作為全球洋流系統的重要環節,調節北大西洋及北極地區的溫度分布。
北大西洋暖流的穩定性對歐洲氣候至關重要。若其減弱(如因冰川融化導緻鹽度下降),可能引發區域性氣溫驟降。這一機制在電影《後天》中被藝術化呈現,體現了其地理學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