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taken to be executed with other prisoners only for intimidation] 舊時處決犯人時,把重罪的犯人、暫緩執行死刑的犯人和即将處決的犯人一起綁赴刑場,借以逼出口供或迫使投降
(1).把不夠死刑或暫緩執行死刑的犯人跟立即處決的犯人一起綁赴刑場,以便用恐怖的場面逼使就範或說出口供。 巴金 《等着,盼着--懷念陳同生同志》:“他在敵人的監牢裡度過了難忘的歲月,嚴刑拷問和刑場陪綁都不曾使他低頭屈服。” 張書紳 《正氣歌》:“原來她是被帶來陪綁的。企圖以此威吓這個堅貞不屈的共6*産6*黨員。”
(2).比喻硬逼着他人和自己同做一件事。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八:“怎這麼胡塗呢!你跑就跑你的得了,為什麼偏偏要我老二陪綁呢!”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陪綁漢語 快速查詢。
“陪綁”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曆史背景和現代比喻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曆史原義(源自舊時刑場制度)
指古代處決犯人時,将即将處決的死囚與其他犯人(如重罪犯、暫緩執行者)一同綁赴刑場,目的是通過制造恐怖場景逼供或迫使投降。這種做法常見于威懾囚犯或獲取口供的場景,例如巴金在《等着,盼着》中提到的“刑場陪綁”。
現代比喻義
引申為因他人過錯而連帶受責,包含兩種情況: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中的詳細釋義。
陪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陪”和“綁”。
“陪”的部首是“阝”,讀音為“péi”,由8畫組成;“綁”的部首是“纟”,讀音為“bǎng”,由7畫組成。
“陪綁”這個詞最初是指陪同被監禁的人一同受刑的行為。後來逐漸引申為陪護、陪伴等意義。在現代社會中,陪綁通常指的是陪同被監禁的人在監禁期間提供陪伴、照顧或幫助。
繁體字“陪綁”的寫法為“陪綁”,繁體字的字形更加複雜,它們常用于傳統書法和古文獻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陪綁”為例,其古時候的寫法是“陪綁”,并且字形與現代漢字略有差異。
1. 他陪綁了我一整天,真是個體貼的朋友。
2. 她鼓勵我進行陪綁,使我在困難時刻不感到孤單。
陪同、陪伴、陪護、陪讀、陪聊
陪伴、陪同、陪護
獨自、獨處、獨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