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拉圖的意思、柏拉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拉圖的解釋

[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古希臘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

詳細解釋

(platon,前427-前347)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學派的創始人。曾在雅典創辦歐洲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學校。在哲學上建立了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在社會政治觀上提出了等級森嚴的理想國制度。他的哲學對唯心主義在西方的發展影響很大。著作有《柏拉圖對話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柏拉圖"是古希臘哲學家Plato(Πλάτων)的漢語音譯稱謂,其名字在希臘語中本意為"寬闊的肩膀"或"寬闊的前額",引申指思想宏博之人。作為哲學專有名詞,該詞在漢語語境中具有三層核心含義:

  1. 曆史人物指稱 指公元前427-347年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亞裡士多德的老師,西方哲學史上首位建立完整哲學體系的學者。該釋義源自權威工具書《辭海》第七版哲學分冊,其生平記載參考了第歐根尼·拉爾修《名哲言行錄》的考據。

  2. 哲學體系代稱 特指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哲學系統,主張可感世界之外存在永恒不變的理念世界。據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SEP)分析,該體系包含三重論證結構:知識論層面的"回憶說"、本體論層面的"分有說"、方法論層面的"辯證法"。

  3. 文化符號延伸 現代漢語中衍生出"柏拉圖式"的固定搭配,如"柏拉圖式戀愛"指超越肉體的精神戀愛,此用法最早見于15世紀佛羅倫薩學派對《會飲篇》的诠釋,經Marsilio Ficino的《論愛》傳播至現代語境。

該詞條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中被标注為"西方哲學核心術語",其漢譯定型經曆三個階段:利瑪窦《乾坤體義》(1605)初譯"博剌的",嚴複《天演論》(1898)改譯"柏拉圖",最終由商務印書館1920年《哲學辭典》确立現行譯法。

網絡擴展解釋

“柏拉圖”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但最核心的是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及其思想體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作為哲學家

柏拉圖(約公元前428年—前347年)是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與蘇格拉底、亞裡士多德并稱),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雅典貴族,師從蘇格拉底,後創立“柏拉圖學園”(Academy),成為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機構。其思想涵蓋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哲學等領域,核心觀點包括:

  1. 理念論:認為物質世界是虛幻的,真實存在的是永恒不變的“理念”(如“美”“正義”本身),感官世界僅是理念的投影。
  2. 洞穴比喻:通過寓言說明人類需通過理性擺脫感官束縛,認識真理。
  3. 理想國構想:主張由哲學家統治國家,強調教育和社會分工。

二、作為術語的引申含義

  1. “柏拉圖式愛情”
    現代語境中常指追求精神契合、排斥肉欲的戀愛關系。這一概念源于柏拉圖《會飲篇》中對“愛”的讨論,但實際是後人對其思想的簡化引申。
  2. 哲學流派
    “柏拉圖主義”指繼承其理念論的哲學傳統,強調抽象概念高于物質存在。

三、主要著作

柏拉圖以對話錄形式寫作,代表作包括:

  1. 《理想國》:探讨正義、政治與教育,提出哲學家統治的理想國模型。
  2. 《斐多篇》:讨論靈魂不朽與哲學家的使命。
  3. 《會飲篇》:通過對話分析愛的本質。
  4. 《法律篇》:晚年作品,強調法治與現實的平衡。

四、詞源與名字含義

“柏拉圖”(Plato)在希臘語中意為“寬闊的”(可能指其體格或思想廣度),中文音譯自拉丁語。


五、影響與争議


總結來看,“柏拉圖”既指曆史人物及其哲學體系,也衍生出文化符號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著作或思想細節,可參考《理想國》等原著或哲學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剝人變心易慮别無選擇不幹淨哺乳餔醊常俦超編促柱當衆第一線東方将白鬥韻芳卉梵天王反聽收視飛生非數值應用鬼吹燈害愁寒豆橫經黃羅火犁緘鐍皎日咭叮旌孝隽材均停珂珬诓詐苦肉計連錦書靈羊論道經邦啰巷拽街率初買地券麻椎謀如湧泉鳥害乜乜些些盤完疲悴遷聲绻領融彙賽錦标社傷酒折謀豎褐松濤泰陵泰治痰沫停妥屠爛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