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柏拉图的意思、柏拉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柏拉图的解释

[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详细解释

(platon,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曾在雅典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学校。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社会政治观上提出了等级森严的理想国制度。他的哲学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很大。著作有《柏拉图对话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柏拉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但最核心的是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及其思想体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作为哲学家

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年—前347年)是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雅典贵族,师从苏格拉底,后创立“柏拉图学园”(Academy),成为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思想涵盖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核心观点包括:

  1. 理念论: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真实存在的是永恒不变的“理念”(如“美”“正义”本身),感官世界仅是理念的投影。
  2. 洞穴比喻:通过寓言说明人类需通过理性摆脱感官束缚,认识真理。
  3. 理想国构想:主张由哲学家统治国家,强调教育和社会分工。

二、作为术语的引申含义

  1. “柏拉图式爱情”
    现代语境中常指追求精神契合、排斥肉欲的恋爱关系。这一概念源于柏拉图《会饮篇》中对“爱”的讨论,但实际是后人对其思想的简化引申。
  2. 哲学流派
    “柏拉图主义”指继承其理念论的哲学传统,强调抽象概念高于物质存在。

三、主要著作

柏拉图以对话录形式写作,代表作包括:

  1. 《理想国》:探讨正义、政治与教育,提出哲学家统治的理想国模型。
  2. 《斐多篇》:讨论灵魂不朽与哲学家的使命。
  3. 《会饮篇》:通过对话分析爱的本质。
  4. 《法律篇》:晚年作品,强调法治与现实的平衡。

四、词源与名字含义

“柏拉图”(Plato)在希腊语中意为“宽阔的”(可能指其体格或思想广度),中文音译自拉丁语。


五、影响与争议


总结来看,“柏拉图”既指历史人物及其哲学体系,也衍生出文化符号意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具体著作或思想细节,可参考《理想国》等原著或哲学史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柏拉图》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Platōn,意为广广泛泛、广阔。它是由3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木旁)、十、布(白旁),共有7个笔画。在繁体中,该词写作「柏拉圖」。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我们通常用「柏拉图」来表示这个词。它的字形由木旁、十和布旁组合而成,形象地展示了广阔的意义。 以下是一个例句: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哲学著作。 其他与《柏拉图》相关的词汇有: - 组词:柏拉图主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式爱情 - 近义词:哲学、理论、思辨 - 反义词: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唯物主义 希望能满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