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stone;grinding stone] 砂岩或天然磨石,用作磨亮、磨光或磨快之用
(1).磨研石頭。《國語·周語下》“鑄之金,磨之石” 三國 吳 韋昭 注:“磨石以為磬也。”《世說新語·言語》“ 劉公幹 以失敬罹罪” 劉孝标 注引 晉 張骘 《文士傳》:“ 楨 性辯捷,所問應聲而答。坐平視 甄夫人 ,配輸作部,使磨石。”
(2).磨刀石。《百喻經·就樓磨刀喻》:“嫌刀鈍故,求石欲磨。乃於樓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文選·枚乘<上書谏吳王>》“磨礱砥礪” 唐 李周翰 注:“皆磨石。”《人民日報》1976.3.19:“隻有幾根柿樹枝和鐮刀磨石陪襯。”
研碎糧食的石制工具。通常由兩個圓石盤組成。《莊子·天下》:“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晉書·天文志上》:“譬之蟻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蟻右去,磨疾而蟻遲,故不得隨磨以左迴焉。”
“磨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傳統工具
指用于磨砺、抛光或磨快刀刃的天然或人工石材,如砂岩、砥石等。這類磨石表面粗糙,通過摩擦使物體表面光滑或鋒利。例如《國語》記載“磨石以為磬”,即用磨石加工樂器磬。
工業設備
現代工業中,磨石指由旋轉磨盤和基座組成的機械裝置,用于金屬、石材等材料的磨削、抛光。磨盤材質可為金屬、石材或複合材料,通過摩擦力和壓力加工物體表面。
總結
“磨石”既可指具體工具(傳統磨刀石、工業設備),也可作為抽象隱喻。需結合語境區分其含義,例如“磨石地坪”與“磨石制磬”中的“磨石”指向完全不同的事物。
《磨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使用石頭磨去其表面的不平整或銳利的部分。
《磨石》的部首是石(石字旁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3。
《磨石》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農村生活。在古代農村中,人們常常使用石頭來加工和磨制物品,例如磨面、磨粉等。因此,磨石成為了一個描述加工過程的象征。
繁體字中,《磨石》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為「磨石」。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磨石》一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專注地磨石,直到石頭表面光滑如鏡。
2. 農村的老人們通常使用磨石将玉米磨成粉。
3. 這個菜刀已經很鈍了,需用磨石來磨削一下。
磨刀、磨面、磨削、磨粉
磨碎、磨光、打磨
磨壞、磨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