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弓射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桓 彎彈彈 劉 枕,丸迸碎牀褥間。”
“彎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wān dàn
基本含義:指拉弓射彈的動作,即彎曲弓弦發射彈丸。該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中的例句:“桓彎彈彈劉枕,丸迸碎牀褥間。”
用法解析: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世說新語》中的典故或相關詞彙演變,可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注釋。
《彎彈》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在弓形彈簧或者弧形杆件上施加力,使其彎曲産生彈力。這種作用方式可以儲存能量并釋放。
《彎彈》的拆分部首為弓(gōng)和彈(dàn)。它的筆畫數為11畫。
《彎彈》一詞的來源比較直接,弓和彈都是常見的漢字,将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描述了一種力學現象。
《彎彈》的繁體字為「彎彈」。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彎」字多數情況下可寫作頓首,而「彈」字則可寫作弓首。
1. 他不小心将手指夾在了彎彈裡面。
2. 在弓箭的設計過程中,彎彈的應用非常重要。
1. 彎曲
2. 彎道
3. 彎腰
1. 束曲
2. 彎彎
3. 彎曲度
1. 直彈
2. 正彈
3. 未彎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