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機兆。《後漢書·孔融傳論》:“代終之規,啟機於身後也。” 李賢 注:“代終謂代 漢 祚之終也。身後謂 曹丕 受禪也。”
“啓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于曆史文獻,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詞義
“啓機”指開啟機兆,即揭示或觸發某種預兆或關鍵契機。該詞常用于描述曆史事件中隱含的變革信號,例如政權更疊的早期迹象。
文獻出處與背景
出自《後漢書·孔融傳論》:“代終之規,啟機于身後也。”李賢注解說:“代終”指終結漢朝統治,“身後”則指曹丕接受禅讓建立魏國。此句暗指孔融的言行間接為曹魏代漢埋下伏筆。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作為曆史文獻研究或古文閱讀中的專業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後漢書》原文及李賢注疏,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如來源)。
啓機(qǐ jī),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發”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啓(qǐ)是“開啟、開始”的意思,機(jī)是指“大門、機會”的意思。因此,啓機這個詞的本意為“開啟機遇,迎接新的開始”。
在繁體字中,啓機的寫法為啟機。
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是一緻的。根據考古發現,古人在甲骨文中寫成“啟”,而在金文和篆文中寫成“啓”。這些不同的寫法都可以見到古代人們對“開啟、啟發”意義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關于啓機的例句:
1. 使用新技術可以啓機打破傳統思維。
2. 在他的演講中,他啓機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看到新的可能性。
3. 這本書啓機了我對藝術的理解,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欣賞藝術作品。
除了啓機,我們還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彙,如啟示(qǐ shì)、啟蒙(qǐ méng)、啟發(qǐ fā)等。這些詞語都與“啟動、開啟”相關,用來表示學習、教育或人生中的啟發和開端。
與啓機相近的詞語有開端(kāi duān)、開始(kāi shǐ)、機會(jī huì)等。這些詞語可以用來表達啟動、發展和迎接新的可能性。
反義詞與啓機相反的詞語有封閉(fēng bì)、結束(jié shù)、失去機會(shī qù jī huì)等。
通過了解啓機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我們對這個充滿啟發之意的詞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