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境象的意思、境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境象的解釋

景象;情境。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居處深僻,俯近龜蒙,水石雲霞,境象殊勝。” 明 李東陽 《南行稿序》:“連山大江,境象開豁;廓然若小宇宙而遊混茫者,信天下之大觀也。” 趙樸初 《臨江仙·飛行中作》詞:“穿過層陰千百尺,喜看萬裡晴空。上方境象覽無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境象”是中國古代美學與文學中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綜合解析:

一、美學概念

  1. 客觀物象與感知的交融
    指外界環境與物象的複雜呈現,既非完全實體也非虛無,如風、光、色彩等元素。《文鏡秘府論》提到“境象不一,虛實難明”,強調其介于虛實之間的特性,需通過主觀感受捕捉其“妙用無體”的意境。

  2. 藝術創作中的意象生成
    特指詩人心靈中浮現的意象,如中國畫通過筆墨模糊性追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的效果。例如,畫家可能将山水虛化,形成虛實相生的哲學意境。


二、文學與日常語境

  1. 自然景象與情境
    多用于描述壯闊或幽深的自然景觀,如唐代薛用弱《集異記》中“水石雲霞,境象殊勝”,或李東陽筆下“連山大江,境象開豁”的宏大畫面。

  2. 詩詞中的哲學化表達
    宋代詩詞如“三天境象驗人間,不在江湖不在山”(宋太宗),賦予其超脫現實的哲思,暗含對宇宙規律的探尋。


使用示例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其核心始終圍繞“物象與心象的交織”。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文鏡秘府論》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境象》?

《境象》是一個表示事物外在景象及其内在意象的詞語。它可以描述人們所能感知到的環境、景色、氛圍等,同時也可以指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和内涵。

拆分部首和筆畫

《境象》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土”和“象”。其中,“土”部表示與土壤、大地相關的含義,“象”部則表示事物的形象、外貌。

在筆畫上,它總共有13畫,其中“土”部占6畫,“象”部占7畫。

來源與繁體

《境象》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并在後來的文字記錄中逐漸被廣泛使用。向來以繁體字書寫的《境象》為「境象」。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境象」這個詞的形狀和現代有所不同。其中,「象」字在古代寫法中像是象征性的動物形象,而「境」字則成為了一種呈方框形狀的圖案。

例句

1. 這幅畫的境象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中,讓人感受到了那種自然的美妙。

2. 他所描繪的境象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隻能借助繪畫來展現。

3. 她的詩歌中充滿了對自然的境象的描繪,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她獨特的情感。

組詞

境界、形象、氛圍、景象、環境

近義詞

景物、景觀、意象、畫面、風景

反義詞

抽象、虛幻、無形、空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