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伯舅的意思、伯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伯舅的解釋

(1). 周 王朝對異姓諸侯的稱呼。《左傳·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賜 齊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 武 、使 孔 賜伯舅胙。’” 楊伯峻 注:“天子謂同姓諸侯曰伯父或叔父,謂異姓諸侯為伯舅……《覲禮》所謂‘同姓大國則曰伯父,同姓小邦則曰叔父’,未必然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師保萬民。” 漢 賈誼 《陳政事疏》:“今自王、侯、三公之貴,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禮之也,古天子之所謂伯父伯舅也。”

(2).母親的哥哥。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憶昔 鳳翔城 ,齠年是事榮。理家煩伯舅,相宅盡吾兄。” 唐 李贻孫 《<歐陽行周文集>序》:“君於 貽孫 言舊故之分,於外氏為一家,故其屬文之内名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陽孝子傳》、有《韓城縣尉廳壁記》,有《與鄭居方書》,皆可徵於集。”參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母之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伯舅”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周王朝對異姓諸侯的尊稱

在周代禮制中,天子對異姓諸侯的稱呼為“伯舅”,以區别于同姓諸侯(稱“伯父”或“叔父”)。例如《左傳·僖公九年》記載,周天子賜胙肉給齊侯時稱其為“伯舅”,楊伯峻注指出這是對異姓諸侯的特定稱謂。這一用法體現了周代分封制下的宗法關系。

二、母親的兄長

唐代以後,“伯舅”逐漸演變為對母親哥哥的稱呼。如元稹在《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中寫道“理家煩伯舅”,即指母親的兄長。李贻孫的《歐陽行周文集序》中也用“伯舅”代指舅父。


補充說明

  1. 詞源依據:兩種含義均源自先秦文獻,第一層為政治性稱謂,第二層為親屬稱謂。
  2. 現代使用:當代漢語中“伯舅”已不常用,親屬關系多稱“舅舅”或“舅父”。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及楊伯峻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伯舅這個詞的意思: 伯舅是指堂兄弟的父親,即伯父。在家庭關系中,伯舅與自己的父親的弟兄相對應。伯舅是一個親戚稱呼,常用于尊敬和親密的稱謂之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伯舅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亻(人)和舛(行走)。亻表示人類,舛表示行走,兩個部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伯舅這個字。 來源: 伯舅這個詞的來源主要是由于古人對親屬稱呼的歸納和總結。在古代社會,人們為了區分不同的親屬關系,對于不同親戚的稱呼進行了特定的命名,伯舅就是其中之一。 繁體: 伯舅的繁體字為伯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伯舅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因為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經曆了一些變化。然而,對于伯舅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目前沒有明确的文獻記載。 例句: 1. 我的伯舅對我非常關心和照顧。 2. 伯舅的家人們在春節時相聚一起。 3. 他是我最親愛的伯舅,我向他尋求建議和幫助。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舅父、舅弟、舅嫂、舅姨 近義詞:伯父、叔父 反義詞:侄子、甥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