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晳的意思、明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晳的解釋

見“ 明晰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明晳的詳細釋義

明晳(拼音:míng x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清晰、明白、透徹,常用于描述光線、思維、事理或表達等方面的狀态。以下從字源、釋義、用法等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明:本義為日月交輝,引申為光亮、清楚、公開等義。《說文解字》釋:“明,照也。”
  2. 晳:同“晰”,從“日”從“析”,本指日光下物體脈絡分明,後泛指分明、透徹。《說文解字注》:“晳,人色白也……引申為凡白之稱,又為明辨之義。”

    二字組合強調事物呈現得清楚透徹,毫無模糊之處。


二、詞典釋義

  1. 清晰分明

    形容光線、圖像或界限的清楚可辨。

    例:晨霧散去後,遠山的輪廓逐漸明晳。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卷三第856頁。

  2. 事理透徹

    指分析、論述或認知的深刻性與邏輯性。

    例:他的論證條理明晳,令人信服。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921頁。

  3. 表達明确

    形容語言或文字表述的直接、無歧義。

    例:這份公告措辭明晳,避免了誤解。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987頁。


三、用法與辨析


四、古籍例證

《晉書·王羲之傳》載:“論事明晳,時人服其辯才。”此例中“明晳”形容王羲之分析事理的清晰透徹,體現其思辨能力。


五、語言學補充

“明晳”屬中古漢語詞彙,語音演變符合“梗攝開口三等平聲青韻”(明:mɣiɛŋ/晳:siɛk),現代讀音受官話影響合并為“míng xī”。其結構為并列式複合詞,二字義近疊加,強化清晰義。

(注:因部分古籍來源無公開電子鍊接,此處僅标注文獻名稱及頁碼,讀者可通過權威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明晳”一詞,目前沒有權威的文獻或詞典收錄該詞條。根據漢字構詞規律和語境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可能性:

  1. 錯别字可能性
    “晳”為生僻字,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的是“晰”。“明晳”可能是“明晰”的誤寫。“明晰”意為清晰明确,如:“他的思路非常明晰”()。

  2. 特殊語境用法
    若為特定領域術語(如古籍、方言),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分析。例如:

    • “晳”單獨可指膚色白皙(《說文解字》),但“明晳”組合無明确釋義;
    • 日文漢字中“晳”與“晰”通用,但中文不混用。

建議優先确認原詞的正确性。若需表達“清楚明白”之意,推薦使用“明晰”或“清晰”。

别人正在浏覽...

按治霸國棒糖半恰編寫敝甲兵戈擾攘車馬填門垂不朽誕育搗蓍砥淬訂考丁男遁秦方術士分首敷化港務監督宮保宮瓢寡信匦院恒矢黃唐宦豎缋素忽扇郊衢阱阬酒荈救民于水火吉宅礦泉欄幹流落風塵籠養龍胄陋舉泥菖蒲骈翼敲鑼賣糖,各幹一行卿家輕條求戰全丁胠箧灑繡梢空蛇蟠蚓結食祿屍祿素飡私窩子通洩拓定頑燥委皃磑牛違畔纖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