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名利的意思、名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名利的解釋


1.名位與利祿;名聲與利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名利

“名利”是由“名”與“利”構成的并列式複合詞,泛指聲譽地位和物質財富。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1. 字義解析

    • 名:指聲譽、名望、社會地位,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名字;名聲;名義”㊟¹。
    • 利:指物質利益、財富資源,如《古代漢語詞典》釋為“利益;好處”㊟²。

      二者結合後,強調社會聲譽與物質收益的雙重追求。

  2. 文化内涵

    儒家傳統中常将“名利”與道德修養對立,如《論語·裡仁》載“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反映對過度逐利的批判㊟³。道家思想則主張超脫名利束縛,《莊子·逍遙遊》中“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即倡導精神自由㊟⁴。

  3. 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下,“名利場”一詞衍生為對功利社會的隱喻,如社會學家指出的“名利驅動行為模式”(《社會學研究》2023)㊟⁵,體現物質與聲望對個體行為的雙重影響。


參考來源

㊟¹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² 中華書局編輯部.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2014.

㊟³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2009.

㊟⁴ 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 商務印書館, 2016.

㊟⁵ 王思斌. 社會競争中的名利邏輯[J]. 《社會學研究》, 2023(2).

網絡擴展解釋

“名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詞義

“名利”由“名”與“利”組合而成,指名位與利祿或名聲與利益。其中:

二、引證解釋

  1. 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尹文子·大道上》“名利治小人”,後《後漢書》記載“進趣名利者不與交通”,韓愈《複志賦》更以“名利之都府”比喻世人追逐之地(、9)
  2. 辯證關系:明代王守仁在《傳習錄》中警示“若未發時,美色、名利皆未相着”,強調對名利的理性态度()

三、文化内涵

既有積極意義——如儒家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有警示意味。唐代駱賓王詩句“古來名利若浮雲”即提醒人們超脫物質追求(、7)。

四、現代啟示

當代語境中常被用于:

可通過(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和擴展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岸谷傲兀拜受飽飯迸堦笞撲大颠刁鑽促掏獨樹風恬浪靜輔埶改邪歸正稾枲格賦給禀共事合韻鴻河寰界畫手晦心禍心儉正甲外畸餘軍律口頭交連毗立德立言轣辘陵謹六分倫彜埋暮盲人把燭慢尤木梃南漢鳑頭破墨搶掠乾啞巧兒齊刃烿烿埽迹商霖剩客守錢虜輸赕説言熟石灰溲刷算曆同心扣徒有虛名萬緒千頭嗚嘑哀哉顯煥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