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藏本心。《後漢書·陳蕃王允傳贊》:“ 子師 圖難,晦心傾節。功全元丑,身殘餘孽。時有隆夷,事亦工拙。” 李賢 注:“謂矯情屈意於 董卓 。”
“晦心”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詞義 “晦心”指隱藏本心,即有意掩蓋真實想法或情感。該詞由“晦”(隱藏、隱蔽)和“心”(本心、真實意圖)組合而成,強調在特定情境下采取隱忍克制的态度。
2. 文獻出處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陳蕃王允傳贊》:“子師圖難,晦心傾節。”李賢注:“謂矯情屈意於董卓。”
→ 此處的“晦心”描述東漢名臣王允為謀除董卓,暫時隱藏真實意圖,表面屈從以等待時機,體現政治謀略中的隱忍策略。
3. 詞性及使用特點
4. 相關擴展
提示:因該詞現代使用率極低,若需具體應用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或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進一步理解其曆史背景。
晦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心情不好或者心事重重。
晦字的部首是日(rì),總共有10個筆畫。
晦字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時期,當時的字形是由兩個太陽和一個心字組合而成的。在古代的觀念中,太陽被視為光明和希望的象征,而心象征着人的内心感受。因此,晦心可以理解為内心失去光明,即心情不好。
晦字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晦」。
在古代,晦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其古代寫法為「黴」,表示心情郁悶。
1. 她今天晦心了,不願意與任何人交談。
2.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晦心,要勇敢面對。
晦心并沒有太多常見的組詞,因為它一般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使用。
1. 心煩意亂
2. 心情不佳
3. 憂慮不安
1. 快樂
2. 愉快
3. 輕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