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賦的意思、格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賦的解釋

在科舉中作為标準規格的賦。《舊五代史·晉書·李怿傳》:“時常侍 張文寳 知貢舉,中書奏落進士數人,仍請詔翰林學士院作一詩一賦,下禮部,為舉人格樣。學士 竇夢徵 、 張礪 輩撰格詩格賦各一,送中書,宰相未以為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賦”是古代科舉考試中的特定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定義

指在科舉考試中作為标準規格的賦體範文,用于規範考生的寫作格式和内容要求,類似于現代考試的“範文模闆”。

曆史背景

據《舊五代史·晉書·李怿傳》記載,五代後晉時期,官方曾命翰林學士撰寫“格詩格賦”,作為科舉考試的評分标準。例如,學士窦夢徵、張砺等人奉命創作格詩、格賦各一篇,供禮部參考使用,但宰相認為這些範文尚未完全符合規範。

功能與意義

  1. 規範寫作:為考生提供統一的文體格式、用典規範等,确保科舉評卷的公平性。
  2. 選拔依據:考官通過對比考生答卷與“格賦”的契合度,判斷其是否符合錄取标準。
  3. 文學示範:代表當時官方認可的賦體文學典範,具有文體學參考價值。

補充說明

需注意“格賦”與音樂術語“賦格”(一種複調音樂體裁)完全不同,後者屬于西方音樂概念,與科舉無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賦(gé fù)是一個文學術語,通常用來形容詩歌或文學作品的特定形式或風格。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細節。 意思:格賦指的是一種有特定形式和韻律要求的詩歌或文學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格賦由“木”(部首)和“纥”(部首)組成,共計9畫。 來源:格賦一詞最早出現于《字林》 ,是中國古代文人運用詩詞創作的一種獨特形式。 繁體:格賦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格賦的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他的作品是一篇格賦,以其優美的韻律和形式著稱。 組詞:格調、賦韻、賦詩、詩賦、文賦 近義詞:骈文、辭章、韻文 反義詞:散文、自由詩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