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胞物與的意思、民胞物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胞物與的解釋

宋 張載 《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謂世人,皆為我的同胞;萬物,俱是我的同輩。後因以謂泛愛一切人和物。 明 徐渭 《義冢募文》:“坐觀蟻穿鳥啄之慘,竟何民胞物與之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大凡世上肯拿出錢來做善事的,那裡有一個是認真存了仁人惻隱之心,行他那民胞物與的志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民胞物與”是宋代思想家張載提出的哲學概念,出自其著作《西銘》,具有深刻的倫理内涵。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思想淵源

3.應用與批判

4.近義與關聯

5.文化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西銘》原文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民胞物與》的意思

《民胞物與》是一句來自于《尚書•大禹谟》的古文,意思是“民族團結如胞胎,物品共同關聯”。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和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依存。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民胞物與》的三個字的部首分别是:民(氏)、胞(肉)、物(牛)。其中,民的筆畫數為五畫,胞的筆畫數為9畫,物的筆畫數為七畫。

來源

《民胞物與》一詞首見于《尚書•大禹谟》,是大禹談論國家治理和備災防患時的重要論述。這一觀點被認為是古代中國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

繁體版本

《民胞物與》是《民胞物與》的繁體版本,使用了傳統繁體漢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漢字的形态和結構有所不同。例如,“與”字的古代寫法是“與”,“民”字的古代寫法是“民”,“物”字的古代寫法是“牮”。

例句

1. 讓我們牢記《民胞物與》,努力構建一個和諧團結的社會。

2. 環保工作關系到《民胞物與》,我們應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

組詞

1. 民族團結(mín zú tuán jié)

2. 物品關聯(wù pǐn guān lián)

3. 胞胎兄弟(bāo tāi xiōng dì)

近義詞

相互關聯、緊密相連

反義詞

相互疏離、毫無關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