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力索的意思、力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力索的解釋

(1).力盡。 漢 王褒 《僮約》:“奴老力索,種筦織蓆。”

(2).竭力探索。 清 劉大櫆 《贈大夫闵府君墓志銘》:“其為制舉之文,覃思力索,沉刻簡遠。” 清 曾國藩 《苗先簏墓志銘》:“讀 許氏 《説文》,若有夙悟,精研而力索,滞解而趣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力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力盡
    指力量耗盡,常用于描述體力或精力的枯竭。

    • 出處:漢代王褒《僮約》中記載“奴老力索,種筦織席”,意為年老體衰的奴仆已無力勞作。
    • 例句:清人劉大櫆在墓志銘中形容“覃思力索”,即指深入思考至精力耗盡。
  2. 竭力探索
    強調通過努力鑽研、探索事物本質。

    • 出處:清代曾國藩《苗先簏墓志銘》提到“精研而力索”,描述學者對《說文解字》的深入研究。
    • 現代用法:可引申為學術研究或事業追求中的專注态度,如“力索真理”。

二、作為成語的延伸含義

部分詞典(如、4)将其歸類為成語,側重“積極追求”的抽象意義:


“力索”既可指具體的“力量耗盡”,也可表達抽象的“竭力探索或追求”。其古文用例偏向實際含義,而現代語境中更常以成語形式體現積極精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力索

《力索》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強烈追求和渴望的意思。它由“力”和“索”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力”字是由“力”部組成的,屬于漢字的基本部首之一。它的拼音是“li”,總共有二筆。

“索”字的部首是“⺴”(手),拼音是“suo”,總共有十筆。+上面是“二”。

來源和繁體

《力索》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出現在《莊子》中,用來形容渴望和追求的願望。它的繁體字形為「勯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力字和索字的形态稍有不同。力字的寫法常見的有「⒀」、「⒂」、「⒤」等形式;索字常見的寫法有「⺈」、「⺊」。

例句

1. 青年時代的他時刻力索着成功的機會。

2. 孩子們在遊戲中力索着勝利。

組詞

力挫、力行、力行者、追索、索賠、索取、索引、索賄、力所能及、精力充沛、千方百計

近義詞

渴求、追求、迫切、渴望、期望

反義詞

放棄、滿足、舍棄、滿意、安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