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渺無蹤影 ”。
“渺無影蹤”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人或事物消失得無影無蹤,看不到任何蹤迹或痕迹。常用于形容突然失蹤、逃避責任或事物徹底消失的狀态,如“他已渺無影蹤”。
2. 出處與結構
3. 用法與示例
4. 近義詞與擴展
總結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意象描述徹底消失的狀态,適用于文學表達或日常口語,需結合語境判斷情感傾向。
《渺無影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消失得無影無蹤、找不到蹤迹。
《渺無影蹤》可以拆分為:渝(水部,3畫)+ 無(無部,4畫)+ 影(彡部,15畫)+ 蹤(足部,15畫)。
《渺無影蹤》最早出現在明代的《關漢卿傳》,形容人物突然消失的情景。後來,這個成語逐漸廣泛應用于其他事物的消失、蹤迹難尋的情況。
《渺無影蹤》的繁體字為《淼無影蹤》。
在古時候,渺、無、影、蹤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明顯變化。
1. 他昨天離開後就完全渺無影蹤了。
2. 這個案件令警方感到困惑,兇手似乎渺無影蹤,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渺然、影蹤、無蹤、蹤迹等。
無影無蹤、不知去向、杳無音信。
曝光、無所遁形、留下蹤迹、顯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