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刹石的意思、羅刹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刹石的解釋

(1).江中險石名。在 錢塘江 中。據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載: 秦望山 附近有大石崔嵬,橫接江濤,商船海舶經此,多為風浪所傾,因呼為“羅刹石”。 唐 元稹 《去杭州》詩:“得得為題羅刹石,古來非獨 伍員 冤。”即指此。

(2).江中險石名。在今 安徽 貴池 附近 長江 中。 宋 梅堯臣 《送方進士遊廬山》詩:“長風沙浪屋許大,羅刹石齒水下排。” 宋 陸遊 《入蜀記》:“羅刹石在 大江 中,正如 京口 鶻峯 而稍大,白石拱起,其上叢篠喬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羅刹石是古代錢塘江中的著名險石,其名稱源于佛教文化中的"羅刹"概念。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石位于杭州西南方向的錢塘江水域,因江流湍急、暗礁密布,形似惡鬼獠牙而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代賣新女贈諸妓》詩中曾用"醉客卷波沖石箭,潮人羅刹礙朝宗"的描寫,生動展現其兇險氣勢。

五代時期錢镠治理杭州時,為保障航運安全,動用三千軍士鑿平了羅刹石。這一事件被載入《吳越備史》,印證了該石的具體位置在今杭州市閘口至六和塔之間的江段。從詞源學角度分析,"羅刹"作為梵語"Rākṣasa"的音譯,既指佛教中的食人惡鬼,也暗含該石對古代航船構成緻命威脅的特性。

網絡擴展解釋

“羅刹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羅刹石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江中險石名稱,特指兩處危險水域的礁石:

2.曆史與文獻依據

3.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羅刹石”在佛教文化中的引申義,指代迷惑人心的誘惑物(源自羅刹用美石誘人的傳說),但此說法多見于非權威性來源,需謹慎參考。

4.總結

羅刹石的核心含義為自然地理中的險石,兼具曆史與文學價值。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文化中的比喻用法,建議查閱更專業的宗教或語言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短闇記鼇戴爆炭跋燭之咨備而不用殘部慘栗策馬飛輿廛邸長嫡怅而籌措差序大表斷除斷章摘句防扼凡聾發炎焚蕩輔性感格甘眠竿頭直上寒暑針濠梁合門使闳言崇議黃發台背見獵警笛樛枝客宿蠟白籃兒兩江珑松婁子幔子髦隽猛虡鳴鳳拚得平關中譬執青墩輕手軟腳容借散迹山菊哨厮勝期綏章田曹推盤退嬰晩發無能祥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