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陋卑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案達羅國》:“惜哉!如何捨廣大心,為狹劣志,從獨善之懷,棄兼濟之願?” 宋 龔明之 《中吳紀聞·丁晉公拜老郁先生》:“既坐話舊,極款密,且雲:小年狹劣,荷先生教誨,痛加榎楚,使某得成立者,皆先生之賜也。” 金 元好問 《壽聖禅寺功德記》:“以 倪 觀之,豈 廖休 以 鄭 哀其子之廢,不暇他及,願力雖堅,法施未溥,故就其聲聞狹劣而言之耶?”
“狹劣”是一個由“狹”和“劣”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分析:
“狹劣”指狹窄且低劣的狀态,既可形容物理空間的局促破敗,也可引申為抽象層面的心胸狹隘或品質卑劣。例如唐代玄奘用“舍廣大心,為狹劣志”批評目光短淺的志向。
詞源結構
引申含義
在文獻中常含雙重語義:
不同典籍對詞義的側重略有差異:漢典等工具書強調“卑劣”的人格屬性,而查字典等更突出“狹窄破舊”的物理狀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狹劣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事物狹窄和不好的狀态。狹劣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犭和劣,其中犭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有關犬類的事物,而劣是另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差劣。狹劣的總筆畫數為13畫。
狹劣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狹指狹窄,缺乏廣闊的空間,劣指差劣,低下的品質或狀況。綜合起來,狹劣形容事物狹窄且不好。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一些局限性強、不盡如人意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狹劣被寫作「狹劣」。在繁體字中,「狹」的右邊多了一個「隹」字旁,而「劣」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狹劣以類似的形狀但有一些細微差别的字形寫出。古代漢字字形變化較大,但狹劣的整體結構和意義沒有太大改變。
例句:
1. 這個房間太狹劣了,連放置家具的空間都不夠。
2. 他的品味十分狹劣,從不欣賞一些優秀的藝術作品。
組詞:
1. 狹窄
2. 狹義
3. 狹小
近義詞:
狹窄、狹隘
反義詞:
寬闊、廣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