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戶的意思、民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戶的解釋

(1).民家。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汶水》:“﹝ 奉高縣 ﹞西六十裡有 季劄兒 冢……前有石銘一所, 漢 末 奉高 令所立,無所述叙,标誌而已。自昔恆蠲,民戶灑埽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遺矣。”《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三年》:“國家政法不立,豪貴恣橫,至使民戶殫盡,委輸無入。”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七:“‘呵,你就是 韓六爺 嗎?’ 蕭隊長 譏諷地說着。‘不敢,民戶就是 韓鳳岐 。’ 韓老六 哈着腰說。”

(2). 清 代戶籍的一種。《清會典·戶部五·尚書侍郎》:“凡戶之别,有民戶(土著者,流寓入籍者,八旗銷除旗檔者, 漢 軍出旗者,所在安置為民者,皆為民戶)、有軍戶、有匠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民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普通百姓家庭
    指以勞動群衆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家庭,強調其普通身份和社會底層屬性。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提到“民戶灑埽之”,即普通家庭負責灑掃事務。現代用法中,可形容平凡家庭或社會底層群體。

  2. 清代戶籍制度中的分類
    清代将戶籍分為民戶、軍戶、匠戶等類别。其中“民戶”包括:

    • 各直省土著居民;
    • 流寓入籍者(外來遷入并登記戶籍者);
    • 八旗銷除旗檔者或漢軍出旗者;
    • 經官方安置入籍者。

二、曆史背景與擴展

三、使用場景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清會典·戶部》《水經注》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民戶

民戶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在漢語中有着重要的含義。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解釋其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人(從人這個部首可以看出和人相關的事物)

筆畫:6畫(總共有6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民戶”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民國時期,村莊進行戶口普查時,以每個村莊的居民為一戶,記載在戶籍中,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民戶”這個詞彙囊括了一個村莊的居民和戶籍。

繁體字為「民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該詞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古代字形為“豐”,它采用八字形的結構表現,中間是一個豐滿的形狀,象征着一個穩定富裕的家庭。

例句

1. 村裡有100戶居民,總共約300人。

2. 他是這戶人家的家長。

組詞

民衆、戶籍、民族、戶主、戶外、全民。

近義詞

家庭、家戶、家人。

反義詞

官戶、官籍、官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