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杪黍的意思、杪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杪黍的解釋

形容極其細微。 梁啟超 《論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至誠與發狂二者之界線,相去一杪黍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杪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杪”和“黍”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極其微小的量度或事物,常用于比喻極其細微的差别或極小的單位。以下從詞源、釋義和用法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單字釋義

  1. 杪(miǎo)

    • 本義指樹枝的細梢或末端,引申為末尾、微小之意。《說文解字》釋:“杪,木标末也。”
    • 在度量語境中,常表示細微的尺度,如“杪忽”(極小的長度單位)。
  2. 黍(shǔ)

    • 本義為黃米(一種谷物),古代用作度量衡的基準單位。
    • 《漢書·律曆志》載:“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一為一分。”即以黍粒的寬度作為“分”的标準。

二、複合詞“杪黍”的含義

“杪黍”結合二者,強調比黍粒更微小的量級,常用于以下語境:

  1. 極小的度量單位

    古代計量中,“黍”已是微小基準(如“一分”等于一黍之寬),而“杪黍”則形容比黍粒更細微的差異,近乎可忽略不計。

    例: 《宋史·律曆志》提及音律測算時稱:“分寸杪黍,皆有法度。”

  2. 比喻極其微小的差距

    引申為事物間難以察覺的差别,如“杪黍之辨”(形容辨析精微)。

    例: 清代學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理義之是非,杪黍不可紊。”


三、用法與演變


權威參考文獻

  1. 《說文解字》(許慎),“杪”字釋義。
  2. 《漢書·律曆志》,黍作為度量基準的記載。
  3. 《宋史·律曆志》,天文曆法中的“杪黍”用例。
  4. 《孟子字義疏證》(戴震),哲學辨析中的比喻用法。
  5.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杪黍”詞條釋義。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點校本或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杪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引申義兩方面解析:

  1. 字義拆解

    • 杪(miǎo):本義指樹枝的細梢,如“木杪”“樹杪”;也引申為時間或季節的末尾,如“歲杪”“月杪”。
    • 黍(shǔ):指黍子,一種顆粒細小的谷物,常用于形容微小事物。
  2. 組合含義
    兩字合用時,“杪黍”形容極其細微的事物或極小的量度單位,類似“毫厘之差”。例如,可描述微小的誤差或精細的觀察。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古文,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常見于強調事物細微性的文學表達中。例如:“杪黍之差,謬以千裡”可比喻細節的重要性。

總結來看,“杪黍”通過“杪”的末端微小性和“黍”的顆粒感,共同強化了“極其細微”的核心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炳見豩命伯業步師側寒長莽逞刁車軏遲巧吹毛求瑕詞義翠葆地精帝辇帝青東塗西抹反應堆捍索滈汗宏器畫時嘉植積博警卡金煌煌齑黍雞壇酒敵九曲珠劇烈口頭苦雨凄風老把勢樂簴冷熱連瑣離立鸾停鹄峙辘轳刼馬祖闵兇念到蓬虆批頭棍芘蔭齊軌連辔秦姬曲色目傷科霜海説徹庶群四分五裂素材退老武陵客無錫顯戮校軍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