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患兇喪之事。《左傳·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閔兇,不能文。” 杜預 注:“閔,憂也。”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重與裴之橫書》:“頃家國多患,頻遘閔兇,前事不忘,便為龜兆。” 唐 張九齡 《為何給事進亡父所著書表》:“尋屬臣私門殃衄,夙遘閔兇。”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咱家世代貿易,從無坐食者。至兒不幸,罹此閔兇,至先人之業中斷,殊慚繼紹。”
闵兇是漢語中表示"憂患兇喪之事"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構詞解析
"闵"通"愍",《漢語大詞典》釋為"憂傷、哀憐",在先秦文獻中常指對不幸遭遇的憐憫。如《詩經・邶風・柏舟》"觏闵既多"即用此義。"兇"指不吉利的事,《說文解字》訓為"惡也",特指喪事,《古代漢語詞典》引《左傳》"寡君少遭闵兇"為例證。
二、經典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兇,不能文。"杜預注:"闵,憂也。"此處的"闵兇"具體指楚莊王幼年遭遇的宮廷動蕩。司馬光《訓儉示康》中"臣以險釁,夙遭闵兇"的表述,亦源自李密《陳情表》的典故化用,成為後世表達早年喪親之痛的經典語式。
主要參考文獻:
“闵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ǐn xiōng,具體解釋如下:
指憂患兇喪之事,尤其常用來描述親人亡故等不幸遭遇。例如《左傳·宣公十二年》中“寡君少遭闵兇”即表達君主年少時經曆喪親之痛。
詞義構成
語境用法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體,描述個人或國家遭遇的災禍。如南朝徐陵的《梁貞陽侯重與裴之橫書》中“頻遘闵兇”指多次遭遇兇險之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出“闵兇”可引申為“畏懼危險”,但這一解釋更偏向字面拆分,古代文獻中較少見此類用法。
“闵兇”的核心含義是對重大不幸(尤其喪親)的悲痛描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左傳》或唐代文人的相關引用。
百錢蔔駁譏不征滄浪亭敞朗穿斸麤大調融雕堂督催覆試稿本公衮勾核寡嬸海唑幻瞖回遠豁廠賤内柬汰校書郎金淘沙揀看書口出不遜礦區喇叭筒斂衆燎原烈火鄰國零支了米麥無重數麗霄蒙眇綿痼藐姑射鳴竽末杪默吟盼戀盤曲瓶罂籤牌清率情訊窮褲鵲相軥輖仁果人月圓宂費瑞色三包聲喏頌聲載道添增香案仙音燭蕭齋犀顱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