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頭的意思、口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頭的解釋

[in words;in speech] 嘴上

隻圖口頭上快意,絕不想到實行。——曹禺《北京人》

詳細解釋

(1).嘴上。《朱子語類》卷七六:“天下道理隻在聖人口頭,開口便是道理。” 明 李贽 《與友人書》:“胸中有數百篇文字,口頭有十萬首詩書,亦足以驚世而駭俗。”《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隻那等忙碌碌的張羅兒子起身,心頭口頭時刻有樁事兒混着倒也罷了;如今見他這一着行衣,就未免覺得離緒滿懷。”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着發財的門徑的。但多半是紙上談兵的談話,隻圖口頭上快意,決不想到實行。”

(2).用說話方式來表達的。區别于“思想”或“行動”。 毛6*6*《做一個完全的革命派》:“什麼人隻是口頭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動上則另是一樣,他就是一個口頭革命派。”

(3).用說話方式來表達的。區别于“書面”。 趙樹理 《<三裡灣>寫作前後》:“人民大衆所享受的傳統文藝作品,大部分是通過戲劇和曲藝藝人口頭的傳播才領會到的。”

(4).味道。《紅樓夢》第二五回:“ 鳳姐 道:‘我前日打發人送了兩瓶茶葉給姑娘,可還好麼?’…… 寳釵 道:‘口頭也還好。’”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口頭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口頭”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言語表達而非書面形式的行為或内容。例如:“口頭通知”“口頭協議”,均強調通過語言直接傳遞信息,區别于文字記錄。

  2. 與“書面”對比
    在正式場景中,“口頭”常與“書面”形成對立。例如法律上,口頭合同雖具效力,但舉證難度較高;而書面合同則更嚴謹、易保存。

  3. 常見搭配與擴展用法

    • 口頭禅:指個人習慣性重複的語句,如“隨便啦”“問題不大”等。
    • 口頭文學:指通過口耳相傳的非文字藝術形式,如民間故事、諺語等。
    • 口頭表達:強調語言交流能力,常用于教育或職場場景(如演講、面試)。
  4. 注意事項
    在涉及重要事務(如商業合作、法律條款)時,口頭約定可能存在風險,建議輔以書面确認。

若需探讨特定語境下的用法(如方言、專業領域),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頭》是什麼意思

《口頭》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形容言語、語言的方式。它指通過說話或口氣表達的,而非書面或文字的方式。

《口頭》的部首和筆畫

《口頭》由“口”字作為部首,屬于“言字旁”部首。它共有8個筆畫。

《口頭》的來源

《口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最初,古人将嘴巴形狀用“可”字表示,後來進一步簡化為“口”字。古代人們通過口頭傳播消息、交流思想,因此,口頭的意義逐漸被賦予了言語的表達方式。

《口頭》的繁體

《口頭》是《口頭》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區别。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更加繁複,形态也較為變化多樣。古時候,人們用毛筆和墨汁在紙上書寫漢字,形成了獨特的書寫風格。然而,在古代的寫法中,口字的形狀依然保留。

《口頭》的例句

1. 在談判中,最好能夠通過口頭和書面文件兩種方式進行溝通。

2. 他口頭答應了我,可是遲遲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與《口頭》相關的詞彙有:口才、口吻、口音、口語、口才表演等。

近義詞

與《口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口述、口授、口傳。

反義詞

與《口頭》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書面、文字、文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