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描詩的意思、描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描詩的解釋

謂作詩無創造性,依傍、承襲古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高青邱 笑古人作詩,今人描詩。描詩者,象生花之類,所謂 優孟 衣冠,詩中之鄉願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今之描詩者,東拉西扯,左支右梧,都從故紙堆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描詩"作為獨立詞條。從漢語構詞法分析,"描詩"屬動賓結構短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角度闡釋:

"描"字本義為依樣摹寫,《說文解字》釋作"摹也",現代漢語中引申出細緻刻畫、生動表現等義項(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16)。"詩"作為文學體裁,《文心雕龍·明詩》定義為"持人情性",指通過韻律語言抒寫情感體驗(中華書局,2012)。

組合使用時,"描詩"可理解為:①對既有詩歌作品的臨摹習作,如《唐詩三百首》批注本中記載的清代文人仿寫實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②運用詩化語言進行場景刻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李煜詞"粗服亂頭,不掩國色"的描寫技法(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

該術語在《中國詩學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的創作方法論章節有類似表述,指代通過意象重組實現詩意呈現的寫作手法,與南朝謝赫"傳移模寫"的繪畫理論存在藝術通感。

網絡擴展解釋

“描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作詩時缺乏原創性,過度模仿或承襲古人的風格和内容。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該詞通常帶有貶義色彩,用于批評詩歌創作中機械模仿、缺乏獨立創新的現象。如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提到:“高青邱笑古人作詩,今人描詩。描詩者,象生花之類,所謂優孟衣冠,詩中之鄉願也。”。這裡用“象生花”(假花)和“優孟衣冠”(刻意模仿)比喻描詩的匠氣與空洞。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此詞最早見于清代文人著作,袁枚在其詩論中多次提及。例如《隨園詩話補遺》批評描詩者“東拉西扯,左支右梧,都從故紙堆來”,指出這類創作往往堆砌古籍典故,缺乏真情實感。

  3. 相關評價與延伸
    描詩現象常與“鄉願”(表面讨好卻無原則)類比,被視作詩歌創作的平庸化表現。袁枚主張“性靈說”,強調詩歌應抒發真實性情,反對盲目拟古,因此以“描詩”一詞警示後學者避免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

“描詩”不僅是對創作手法的描述,更反映了清代文壇對詩歌原創性的追求。該詞至今仍可用于評價文藝作品中缺乏新意的模仿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安履八寸三分帽子話本戰變駭别頭崇基蟲書鳥迹辭托村胄達爾文學說啖飯地道糧琱镌二首六身風飛雲會趕趁人公羊怪底光貌鶴團弘法疾忌靜寞靖獻基年禁銷得記算镌诮巨髦看法口鉗枯木衆蠟煤牢獄六柄栗玉花論建謾詫沒命扪摸明窗淨幾黏蟲牛心剖陳輕乞列親迎山岅聖論侍應生樹稚宋高宗所到之處棠政蹄道銅器投簪土粉子違費屋極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