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蹄道的意思、蹄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蹄道的解釋

有着獸蹄鳥迹的走道。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蹄道補復破,絲窠埽還成。” 錢仲聯 集釋引 蔡元定 曰:“《孟子》:‘獸蹄鳥跡之道。’” 宋 張耒 《無題》詩之一:“出門蹄道苔痕滿,隱幾書塵鼠蹟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蹄道”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有着獸蹄鳥迹的走道,即動物(如牛、馬等)行走時留下的痕迹或路徑。拼音為tí dào,注音為ㄊㄧˊ ㄉㄠˋ。

  2. 文學出處與例句

    • 唐代韓愈、孟郊《城南聯句》中曾用:“蹄道補復破,絲窠埽還成”。
    • 宋代張耒《無題》詩之一亦有:“出門蹄道苔痕滿,隱幾書塵鼠蹟多”。
      這些詩句通過“蹄道”描繪自然或荒僻環境中動物足迹形成的路徑。
  3. 擴展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蹄道”可比喻人或組織的行動軌迹,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屬于引申義或現代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蹄道”主要用于描述動物足迹形成的自然路徑,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城南聯句》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蹄道》的意思

《蹄道》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指馬蹄踏出的道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蹄道》的部首是“⺧”,由左右兩個“⺧”組成的,其中左邊的是“⺧”,右邊的是“日”。

《蹄道》的總筆畫數是13畫,其中“⺧”部首是4畫,右邊的“日”是9畫。

來源和繁體

《蹄道》是古代漢字的一個變體,它是由繁體字“蹈道”簡化而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蹄道》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它的部首“⺧”同樣由左右兩個“⺧”組成,但右邊沒有“日”的部分。

例句

1. 馬匹奔蹄的蹄道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迹。

2. 他沿着蹄道小心翼翼地前進,以免發出太大的聲音。

組詞

蹄肉、蹄子、走蹄、蹄暴、蹄額、蹄節

近義詞

馬道、馬蹄道、蹄迹

反義詞

蹄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