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的意思、宋高宗的詳細解釋
宋高宗的解釋
宋高宗(1107-1187) : 即“趙構”。南宋皇帝。初封康王。徽、欽二宗被金兵擄走後,于1127年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後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在位期間,重用主張求和的宰相秦桧,殺害抗金名将嶽飛,将秦嶺、淮河以北土地割棄給金,并向金稱臣納貢。後傳位于孝宗。
詞語分解
- 宋的解釋 宋 ò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帶。 中國朝代名:南宋。宋代。宋詞。 響度單位,一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的一千倍,等于毫宋。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宋高宗”是南宋開國皇帝趙構的廟號,其曆史地位和統治特點可概括如下:
1.身份背景
- 姓名為趙構,字德基(),生于1107年,卒于1187年,為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母為顯仁皇後韋氏。初封康王,後因靖康之變繼承皇位()。
2.即位與南宋建立
- 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宗(史稱“靖康之恥”),趙構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後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開啟南宋政權()。
3.統治政策與争議
- 重用主和派:任命秦桧為宰相,主張與金議和。
- 殺害嶽飛:為達成和議,以“莫須有”罪名處決抗金名将嶽飛,成為其統治時期的最大污點()。
- 偏安政策:放棄收複北方失地,維持秦嶺、淮河以南的統治()。
4.對金關系
- 1141年與金籤訂《紹興和議》,向金稱臣納貢,割讓北方領土,形成宋金長期對峙局面()。
5.退位與評價
- 1162年禅位于養子趙昚(宋孝宗),退居太上皇。後世對其評價兩極:一方面穩定南方政局,延續宋朝國祚;另一方面因妥協求和、迫害忠良而飽受批評()。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史實,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宋史》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宋高宗》的意思
《宋高宗》是指宋朝時期的第十四位皇帝趙構,他的年號為“靖康”,在位期間帶領國家克服困難,促進社會穩定和繁榮。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明智、有遠見并具有領導能力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宋高宗》的拆分部首是「宀」和「人」,其中「宀」表示房屋,「人」表示人類。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宋高宗》這個詞的來源是從曆史上的宋朝時期衍生而來的。宋高宗是曆史上的一位重要皇帝,他的治理和成就對于後世有着深遠的影響,因此人們用他的名字來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或者事物。
繁體
《宋高宗》的繁體寫法為「宋高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宋高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可能會使用一些舊式的漢字形式來書寫這個詞。
例句
1. 他的領導風格和決策能力讓他成為了這個公司的宋高宗。
2. 這位總統被譽為現代政治界的宋高宗,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引領國家走向繁榮。
組詞
1. 宋朝
2. 高明
3. 宗旨
4. 領導
近義詞
1. 英明
2. 睿智
3. 傑出
反義詞
1. 愚蠢
2. 糊塗
3. 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