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苗民的意思、苗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苗民的解釋

(1).指古代 三苗 部族之主。《書·呂刑》:“ 苗 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孔 傳:“ 三苗 之君,習 蚩尤 之惡,不用善化民,而制以重刑,惟為五虐之刑,自謂得法。” 孔穎達 疏:“ 三苗 之主,實國君也,頑兇若民,故謂之 苗 民。”

(2).指古 三苗 部族。《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 黑水 之北,有人有翼,名曰 苗民 。” 郭璞 注:“ 三苗 之民。”按,此乃關于 三苗 部族的神話傳說。 魯迅 《準風月談·踢》:“ 苗民 大敗之後,都往山裡跑,這是我們的先帝 軒轅氏 趕他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苗民”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1. 指三苗部族統治者
    根據《尚書·呂刑》記載,“苗民弗用靈,制以刑”中的“苗民”指代古代三苗部族的首領。孔穎達注釋認為其首領兇頑如民,故稱“苗民”。

  2. 泛指三苗部族
    《山海經·大荒北經》提到“苗民”為西北地區有翼的部族,可能反映古人對三苗部族的早期認知。

二、現代用法中的延伸

  1. 成語中的隱喻
    現代漢語中,“苗民”作為成語,以“幼苗”比喻弱勢群體,形容農民或民衆處于脆弱地位。

  2. 與苗族的關系
    苗族曆史可追溯至上古蚩尤部落,商周時期建立“三苗國”,後曆經多次遷徙至西南山區。部分學者認為“三苗”可能是苗族先民,但存在争議。

三、苗族曆史文化補充


提示:

  1. 若需了解苗族完整遷徙路線,可參考《苗族曆史簡介-五次大遷徙》;
  2. 注意區分古代“三苗”與現代苗族的關聯性仍存學術争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苗民》的意思

《苗民》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指苗族人民。苗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湖南等地。苗民這個詞可以用來表示苗族人民的整體,也可以用來指代苗族的農民階層。

《苗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苗民》由苗字和民字組成。苗字的部首是艸(草字頭部),共有9畫;民字的部首是氏(氣字旁),共有5畫。

《苗民》的來源

《苗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苗民一詞用來指代苗族的各個子姓氏族,也用來泛指苗族人民。隨着時間的推移,苗民逐漸演變成一個固定的詞語,用來表示苗族人民的整體。

《苗民》的繁體

《苗民》的繁體為「苗民」。

《苗民》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法中,苗民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籍記載,苗字的古代寫法為「苞」,而民字的古代寫法為「亻氏」。

《苗民》的例句

苗民是中國衆多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保留着獨特的語言、服飾和傳統習俗。

組詞

苗寨、苗族、苗疆、苗鄉、苗家、苗醫、苗苗、民族、民間、民主、民權、民生、民宿。

近義詞

苗族、苗家、苗寨(較強調民族和地域)

反義詞

漢民(指漢族人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