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三國 吳 陸玑 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清 江藩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詩》:“訓詁聲音,以《爾雅》為主;草木蟲魚,以 陸 疏為則。”
“陸疏”是漢語詞彙,特指三國時期吳國學者陸玑所著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該著作是對《詩經》中涉及的動植物名稱進行考釋的經典文獻,屬于訓诂學範疇。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作者
“陸疏”全稱《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由三國吳人陸玑(非西晉文學家陸機)撰寫,主要注解《詩經》中提及的動植物名稱,幫助理解詩歌意象的生物學背景。
内容與價值
書中系統考辨了《詩經》涉及的114種動植物,包括名稱、形态、習性等,是古代經學研究中重要的工具書。清代學者江藩評價其“草木蟲魚以陸疏為則”,強調其在訓诂學中的權威性。
學術地位
作為最早的《詩經》名物研究專著之一,陸疏為後世《詩經》注疏提供了重要參考,尤其在博物學與經學交叉領域具有開創意義。
該詞專指陸玑的經典名物考釋著作,是研究《詩經》及古代博物學的重要文獻。
《陸疏》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行走時姿态顯得輕松自在、從容不迫的樣子。這個詞同時也可以表示一個人的性格開朗、豁達,不拘泥于形式。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走」和「疏」,其中「走」表示行走的動作,「疏」表示開闊、寬廣。
由于《陸疏》是一個比較古老的詞彙,其來源并不十分确鑿。一種說法是指它源自漢代時期的文學作品,人們通過描述「陸疏」的姿态來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另外一種說法是它起源于南北朝時期,通過描繪人物行走時的輕松自在來傳遞一種愉快,舒緩的氛圍。
在繁體字中,「陸疏」的書寫方式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陸疏」。
在古時候,「陸疏」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古代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體。不過,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陸疏」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似。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的步态輕松自如,完全是一副陸疏的樣子。
與「陸疏」相關的組詞有:陸地、陸軍、疏散等。
與「陸疏」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舒展、輕松、自在。
與「陸疏」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壓抑、拘束、沉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