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像棉花一樣纖細柔軟。《十月》1981年第2期:“剝去黃橙橙的薄皮,撕掉棉茸茸的白衣,吓,那像一柄柄白玉梳子般的柚子肉。”
“棉茸茸”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物體具有類似棉花的纖細、柔軟質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詞的核心含義為“像棉花一樣纖細柔軟”,常用來形容觸感輕柔、質地蓬松的物體。例如文學作品中描述植物纖維、衣物内襯等。
用法與示例
在具體語境中,常見于文學描寫。如《十月》1981年第2期中的例句:“撕掉棉茸茸的白衣,那像一柄柄白玉梳子般的柚子肉”,此處用“棉茸茸”形容柚子皮的白色纖維層。
語言特征
相關拓展
該詞屬于漢語中的具象化表達,多用于口語或文學場景,較少出現在正式文本中。近義詞可參考“蓬松”“綿軟”,但“棉茸茸”更強調類似棉花的獨特質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權威釋義或例句來源,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期刊。
《棉茸茸》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某物表面柔軟、絨毛豐富的狀态。這個詞組通常用來形容柔軟的紡織品、動物的毛發或者植物的外表。
《棉茸茸》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 棉(木頭部首,共10筆)、茸(艸草部首,共8筆)、茸(艸草部首,共8筆)。
《棉茸茸》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直觀,它是由“棉”和“茸”兩個詞組合而成。棉,意為棉花,而茸,意為絨毛。
在繁體字中,《棉茸茸》的寫法為:「棉縟縟」。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棉茸茸》這個詞的基本意思并沒有改變。在古代文獻中,棉茸茸一詞可以拆解成“棉”(“簾”+“木”)+“茸”(“艾”+“木”)+“茸”(“艾”+“木”)。
1. 孩子抱着棉茸茸的玩具熊入眠。
2. 冬天的棉襖上覆蓋着一層棉茸茸的雪花。
3. 花瓣上的絨毛柔軟而棉茸茸的。
組詞:棉絮、棉被、茸毛、茸毯、茸茸雲。
近義詞:絨毛多、絨絨的、柔軟的。
反義詞:硬邦邦、光滑、無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