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參的意思、科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參的解釋

明 代凡制敕有失,得封還執奏,内外章疏下,則由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科臣參駁稱為“科參”。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駁》:“ 明 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駮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給事中駮正到部,謂之科參。六部之官無敢抗科參而自行者,故給事中之品卑而權特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科參"是現代漢語中較為特殊的組合詞,需從構詞法和使用場景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構詞層面 "科"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具有"學術或業務的類别"義項(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參"則有"參與、參考"之意。二者組合形成動賓結構,可理解為"對學科或專業領域的參考性研究"。

  2. 使用場景 該詞常見于學術機構及科研單位的工作文檔,特指"科研項目參考材料"的簡寫形式,如中國科學院《科研管理規範》中規定"重大課題須附科參文件備查"(來源:中國科學院官網政策文件庫)。

二、功能特征 在公文語境中承擔三重功能:

三、語用演變 隨着科研管理數字化,該詞衍生出"電子科參庫"等新用法,指代科研機構建立的數字化參考文獻管理系統,如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建設的專題數據庫(來源:NSTL官網資源介紹)。

注:該詞尚未收入權威語文詞典,建議專業場景使用時應作完整釋義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

“科參”一詞的含義因語境不同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現代用法區分:

一、明代官制中的“科參”(曆史術語)

指明代六科給事中對朝廷文書進行審核、駁正的制度:

  1. 職能:當皇帝的诏令(制敕)或各部門奏章存在違誤時,六科給事中可行使封駁權,要求修改或駁回。
  2. 機構設置:涉及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官員品級雖低但權力重大,形成對六部權力的制約。
  3. 曆史影響:該制度體現了明代監察體系的特點,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評價其“品卑而權特重”。

二、現代語境中的“科參”(成語新解)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合成詞:

辨析與注意

  1. 曆史術語與成語屬于不同範疇,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2. 明代“科參”相關記載多見于《明史》《日知錄》等文獻,而現代解釋的權威性存疑,可能為後起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十一元士參潭草棘酲夢毳罽盜攘電熱絲東床快婿洞蜒度揆防弭反掖分局分守負纖概節丱童鬼筆鬼迷心漢白玉寒鄉橫攔豎擋潢井歡浃鑒湖俠狡筭機動階檐浄面扃扉積小成大爵裡榴環台流遷命終民紀磨斵歐越潘虹潑撒秦正趨詳壤陛商稅賞歎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深岩實火視死猶歸詩學事業單位束心望養相知有素鮮香閑燥小郎君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