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參的意思、科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參的解釋

明 代凡制敕有失,得封還執奏,内外章疏下,則由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科臣參駁稱為“科參”。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駁》:“ 明 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駮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給事中駮正到部,謂之科參。六部之官無敢抗科參而自行者,故給事中之品卑而權特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參”一詞的含義因語境不同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現代用法區分:

一、明代官制中的“科參”(曆史術語)

指明代六科給事中對朝廷文書進行審核、駁正的制度:

  1. 職能:當皇帝的诏令(制敕)或各部門奏章存在違誤時,六科給事中可行使封駁權,要求修改或駁回。
  2. 機構設置:涉及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官員品級雖低但權力重大,形成對六部權力的制約。
  3. 曆史影響:該制度體現了明代監察體系的特點,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評價其“品卑而權特重”。

二、現代語境中的“科參”(成語新解)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合成詞:

辨析與注意

  1. 曆史術語與成語屬于不同範疇,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2. 明代“科參”相關記載多見于《明史》《日知錄》等文獻,而現代解釋的權威性存疑,可能為後起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參的意思

《科參》這個詞是指參加科舉考試或者參加其他學術考試。它的含義包括參與考試、投身學術領域以及追求學問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參》這個詞的部首是“禾”和“⺇”,部首的位置分别在左邊和頂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7。

來源

《科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科舉制度。在古代中國,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一種重要方式。參加科舉考試就要參與其中,因此形成了“科參”的含義。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的意義逐漸延伸,不僅僅指考試,而是含有更加廣泛的學術追求和參與的意味。

繁體

《科參》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科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科參》的古代寫法為「科參」,有着和現代稍有不同的樣子。

例句

1. 明朝時期,很多學子為了參加科舉考試,奮發努力,日夜苦讀。

2. 這個學術會議邀請了許多大牛學者,我非常想參與其中,争取與他們交流。

組詞

1. 科班:指在某一專業領域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生。

2. 參照:指根據某一标準或範例進行參考、照看。

3. 參訪:指參觀、訪問,了解其它地方或團體的情況。

4. 同參:指與他人一起參加某項活動。

近義詞

1. 參與:指加入或參加某項活動。

2. 參加:指參與、加入某個團體、組織或活動。

3. 參與者:指參與某種活動的人。

反義詞

獨立:指單獨行動或思考,不依賴他人參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