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 basket of flowers;floral basket]∶盛滿鮮花的藍子,慶、吊儀式中用作裝飾品
向貴賓敬獻花藍
(2) [gaily decorated basket]∶制作精美的籃子
(1).裝飾美麗的籃子。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秋社》:“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歸時各攜花籃、果實、食物、社糕而散。” 清 徐士銮 《宋豔·瑕類》:“初, 沉倫 家破,其子孫鬻銀器,皆 錢塘 錢 氏昔以遺中朝将相,皆花籃、火筩之類。”
(2).裝着鮮花的籃子。多用作祝賀的禮物。有時也作吊喪、祭奠之用。《人民日報》1982.3.13:“******上海市*********……和中國福利會在 ********* 先生遺像前獻了花籃。”
花籃的詳細解釋如下:
花籃指以竹、藤、塑料等材料編織的籃子為容器,用于盛放鮮花或制作插花的裝飾品。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花籃廣泛應用于社交禮儀場景:
花籃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雙重象征:
如需查看完整曆史演變或地域差異,可參考搜狗百科等來源。
《花籃》是指一種盛放鮮花的器具。它通常由編織而成,外形呈圓筐狀,可以用來裝飾室内或者房間的角落。花籃還可以作為禮物,将鮮花等裝飾物放入其中送給别人。
《花籃》的拆分部首是⺾(艹部),它屬于草字頭。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表示與植物相關的字。而《花籃》一詞的總筆畫數為8畫。
《花籃》一詞最初來源于漢語,是由兩個字組合而成的。《花》指的是植物的花朵,而《籃》指的是一種編織而成的容器。因此,《花籃》是指盛放花朵的編織容器。
在繁體字中,花籃的寫法為「花籃」。它和簡體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據曆史記載,古代漢字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時候,「花籃」的寫法為「花欄」。
1. 我在花籃中插了一束美麗的玫瑰花。
2. 媽媽用花籃裝飾了客廳的桌子。
1. 花草:指各種植物的花和草。
2. 籃子:指用葦篾、竹篾等編制而成的容器。
3. 插花:指将花朵插入花籃或花瓶中進行裝飾。
1. 花筒:也是一種用來盛放鮮花的器具,形狀呈管狀。
2. 花瓶:類似于花筒,是盛放花朵的容器。
1. 花壇:指一片地面上種植着花朵的地方。
2. 花圃:指專門種植花卉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