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訓的意思、守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訓的解釋

遵守前人的訓誨。 明 何景明 《<述歸賦>序》:“ 宋 之大儒,知乎道而嗇乎文,故長于循轍守訓,而不能比事聯類,開其未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ǒu xùn,其核心含義為遵守前人的訓誨或道德準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遵循傳統規範或前人留下的教導,強調對既有道德、文化或行為準則的堅守。例如,明代何景明在《述歸賦》序中批評宋代大儒“長于循轍守訓”,即指他們擅長遵循舊有訓誡但缺乏創新()。

  2. 深層含義

    • 文化傳承:體現對曆史智慧與道德傳統的尊重,如家訓、學派思想等。
    • 行為規範:可引申為個人或群體在言行中恪守既定原則,不輕易背離()。
    • 局限性:過度“守訓”可能隱含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的批評,如明代學者對宋儒的反思()。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學術、文化讨論或對傳統價值觀的分析,例如:“他的治學風格嚴謹守訓,但對新理論持保守态度。”

  4. 相關詞義對比

    • 近義詞:恪守祖訓、墨守成規(含貶義)。
    • 反義詞:離經叛道、革故鼎新。

該詞既有對文化傳承的肯定,也暗含對思想局限的批判,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訓》是一個由“宀”部和“讠”部組成的詞。它的部首是“宀”和“讠”,分别表示“宀字旁”和“言字旁”。 “守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論語》,其中有一句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中的“學而時習之”即是指守訓。在這句話中,“學而”表示學習,而“時習之”則含義為反複地誦習、不斷地默念。“守訓”就是指堅持學習并不斷地去重複鞏固所學的知識。 《守訓》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守訓」,其部首“宀”和“言”在繁體字中的形态變化較小,仍然可以很明确地識别出來。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寫法可以追溯到金文、大篆、小篆等古代字體。例如,金文《丁氏簋銘》中的寫法為「宀/口/宀/口」;大篆《周禮·春官·春官著》中的寫法為「宀/口」;小篆《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宀/言」。 以下是《守訓》一詞的例句: 1. 他堅持每天守訓,從不間斷地複習所學的知識。 2. 學生們應該時刻保持守訓的态度,不斷進取。 3. 隻有通過守訓,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與《守訓》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守規、守法、守紀、守時、守信 近義詞:遵守、堅持、恪守、守護 反義詞:玩忽、懈怠、放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