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梅候的意思、梅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梅候的解釋

梅雨季節。 明 徐渭 《避暑豁然堂大雨》詩:“梅候苦歊蒸,幸得五日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梅候,又稱“梅雨候”或“黃梅天”,是漢語中一個專指特定氣候現象和時令的詞彙,尤其在中國江淮流域及江南地區使用。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定義

指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及韓國南部等地,在每年初夏(通常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出現的持續陰雨、高溫高濕的天氣階段。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稱“梅雨”,而“梅候”即指這段梅雨持續的時期。

二、字義溯源

三、典型氣候特征

梅候期間的主要天氣特點包括:

  1. 持續性降水:陰雨天氣連綿數日甚至數周,降雨強度多為中小雨,間有暴雨。
  2. 高溫高濕:空氣濕度極大(常達80%以上),同時氣溫較高,體感悶熱潮濕。
  3. 日照稀少:雲層厚密,日照時間顯著減少。
  4. 物品易黴:因濕度極高,衣物、家具、食品等極易發黴,故梅雨亦稱“黴雨”。

四、地域與時間範圍

五、文化與社會影響

梅候不僅是重要的氣候分界線(标志夏季風完全占據主導),也深刻影響了農業生産(需防澇)、日常生活(防潮防黴)和地域文化,是東亞季風氣候區獨特的物候現象。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定義、字義、氣候特征、時間地域)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94). 漢語大詞典 (Vol. 4).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字義溯源、文化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梅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自然氣候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法

3.詞語結構解析

4.擴展說明

梅雨季節的氣候特點包括:

如需更深入的文學或氣象學分析,可參考古籍《月令七十二候》或現代氣象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友熛阙春秋科矬人大出喪蕩檢鄂爾多斯二賢防送夫匪夷分虎分茅噶喇高魯歸慮詭邪聒氣還履好惡和羅禾粟鴻麗毀黩昏德昏天暗地煎煩瀾倒波隨獵具藜杖陸九淵慢慢吞吞咩咩明幽南山寺偶坐彭月企管器樂清源容讓宂政山杏沙糖舍放深曉史記書冊水上四言宋香素舊汰留湯池螳螂奮臂滕王閣序哃疑僞客吳姬象智縣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