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質輕而堅實。《晉書·山濤傳》:“ 魏帝 嘗賜 景帝 春服,帝以賜 濤 ,又以母老,并賜藜杖一枚。” 明 徐複祚 《投梭記·叙飲》:“藜杖西山且挾書,蹉跎光景徂。” 陳毅 《夏夜由王家坪歸楊家嶺》詩:“ 延水 波濤翻駭浪,一燈藜杖送人歸。”
“藜杖”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藜杖指用藜的老莖制成的手杖,其特點是質輕而堅實。藜是一種草本植物,莖稈堅韌,適合制作行走輔助工具()。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晉書》及宋代文人作品(如蘇轼《鹧鸪天》)。
藜杖(lí zh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意指用來支撐步履的杖子。古時候常見的一種行走工具,類似于現代的拐杖。
藜杖的拆分部首是“艹”和“木”,分别表示植物和木材。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藜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小宛》一章中。繁體字的寫法為「藜杖」。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區别。藜杖的古代寫法為「藜杖」,字形上的一些細節與現代字體有所不同。
1. 他年紀已經很大了,行動不便,常常倚着一根藜杖走路。
2. 古代詩人在山間采風時,常以藜杖為輔助工具,以便行走。
藜杖的組詞包括:
1. 藜杖鞋:指配合藜杖使用的特制鞋子。
2. 扶藜杖:指扶着藜杖行走。
藜杖的近義詞包括:
1. 拐杖:意為支撐行走的杖子。
2. 手杖:指用手拿着的杖子,用于支撐或輔助行走。
藜杖的反義詞為:
1. 雙腳:指自由行走時不需要外界輔助的雙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