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凋萎的柳樹;老柳樹。 唐 李颀 《題盧五舊居》詩:“悵望秋天鳴墜葉,巑岏枯柳宿寒鴟。” 宋 劉克莊 《故宅》詩:“恰則炎炎未百年,今看枯柳着疎蟬。” 元 郭钰 《二十六日晴過谌塘》詩:“枯柳橋西曾識面,獨回青眼遠相迎。”
“枯柳”是一個具有文學意象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凋萎的柳樹或老柳樹,常見于自然景象的描繪。例如古詩中“巑岏枯柳宿寒鴟”,通過柳樹枯萎的狀态渲染蕭瑟氛圍。
古代詩人常以枯柳寄托情感:
作為成語時(拼音:kū liǔ),象征失去生機或人情冷淡:
在當代語境中,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象或隱喻心境。例如“黑發逼成枯柳”将衰老與枯槁的柳樹類比,增強畫面感。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滬江詞典(來源1)或查字典(來源2、3)的完整詞條。
《枯柳》是指柳樹幹瘦、樹葉凋零的狀态,形容柳樹沒有了生機。這個詞可以用來比喻人的精神或情緒低落、憔悴。
《枯柳》的部首是木,由于木字旁邊沒有其他的部首,因此木字即為這個字的部首。
《枯柳》的總筆畫數為11畫。
《枯柳》是一個簡體中文詞語,它指的是柳樹幹枯、樹葉凋零的狀态。繁體中文的寫法為「枯柳」。
在古代漢字中,「枯柳」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以「九」字旁為部首,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分表示木材、樹木,右邊的部分表示狀态、形狀。這種寫法突出了形象,更加形象地傳達了柳樹幹瘦、樹葉凋零的狀态。
使用「枯柳」這個詞可以組成以下例句:
1. 秋風吹過的時候,院子裡的枯柳發出沙沙的聲音。
2. 他的眼神裡透露着一種枯柳般的落寞。
與「枯柳」相關的組詞有:
1. 柳樹:指的是柳樹這種樹木,形狀優美,葉子垂下來。
2. 幹瘦:指人體或物體因失去養分或水分而瘦弱幹燥。
3. 凋零:指植物的葉子失去水分和養分,顔色變黃并逐漸脫落。
與「枯柳」意義相近的詞彙有:
1. 衰敗:形容事物逐漸變差、變得破敗。
2. 蕭條:指景象冷落、無生氣。
與「枯柳」意義相反的詞彙有:
1. 茁壯:指植物茂盛生長、健壯有力。
2. 繁榮:形容地方富有、生活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