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世俗。指百姓。 晉 孫綽 《喻道論》:“此誠窮俗之所甚惑。” 宋 範仲淹 《上呂相公并呈中丞谘目》:“去年 姑蘇 之水,踰秋不退,計司議之於上,窮俗語之於下。”
“窮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釋義
指代世俗社會或普通百姓,常見于古代文獻。如晉代孫綽《喻道論》中“此誠窮俗之所甚惑”,以及宋代範仲淹的奏疏“窮俗語之於下”,均以“窮俗”泛指民間或大衆。
構詞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人的議論性文本中,帶有一定書面色彩,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注意區分
需與“窮酸”“庸俗”等詞區别,後者多含貶義,而“窮俗”更偏向中性描述,強調社會群體屬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喻道論》或範仲淹相關奏疏原文。
窮俗是一個表示貧困和庸俗的詞語。
窮這個字由”穴“和”工“兩個部首構成,總共有8個筆畫;俗這個字由”人“和”口“兩個部首構成,總共有9個筆畫。
窮俗的來源是由漢語詞彙組成的,窮的意思是貧窮,俗的意思是庸俗。
在繁體字中,窮俗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中,窮和俗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出身貧寒,一生過着窮俗的日子。
2. 他喜歡追求高尚的生活,不願意陷入庸俗。
1. 窮人
2. 窮苦
3. 庸俗
4. 俗氣
1. 貧窮
2. 不富裕
3. 庸常
4. 流俗
1. 富貴
2. 豪華
3. 高尚
4. 典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