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髦蠻的意思、髦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髦蠻的解釋

語出《詩·小雅·角弓》:“如 蠻 如 髦 。”古代泛指少數民族。 宋 蘇轍 《和子瞻焦山》:“野僧終日飽一飰,與世相視如 髦 蠻 。” 宋 陸遊 《瑞慶節功德疏》之七:“ 髦 蠻 奉九譯之琛,農扈告三登之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髦蠻”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現代常用含義(形容人的舉止)

  1. 基本含義
    形容人舉止粗野、魯莽,缺乏禮貌和規矩。

    • 詞義構成:“髦”指粗野,“蠻”表示無禮,組合後強調行為上的不文明。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他人言行粗俗,例如:“他待人髦蠻,常因失禮得罪朋友。”


二、古代文獻含義(指代少數民族)

  1. 詞源考據
    出自《詩經·小雅·角弓》:“如蠻如髦”,原指古代邊疆的少數民族。

  2. 文學用例

    • 宋代蘇轍《和子瞻焦山》中以“髦蠻”比喻與世無争的僧人。
    • 陸遊《瑞慶節功德疏》中用于描述少數民族獻禮的場景。

三、兩種含義的關系

現代用法可能由古代詞義引申而來,通過“粗野”的共性實現語義演變。實際使用中需注意語境,現代多取第一種含義,古文獻中則側重民族指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原文或宋代詩文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髦蠻

《髦蠻》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用以形容人的行為或風格,意為時髦而放蕩,不拘禮法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髦蠻》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髟(shāng,頭發)和虍(hū,老虎)。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髦蠻》一詞源于古漢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但當時的意思稍有不同。在繁體字中,髦蠻分别寫作髬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髦的寫法是“髮”,“髪”或“發”;蠻的寫法是“蠻”或“䔛”。

例句

他的打扮很髦蠻,總是穿着時髦的衣服,不按常規出牌。

組詞

與“髦蠻”相關的詞語有:

近義詞

與“髦蠻”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時尚、前衛、狂野、張揚。

反義詞

與“髦蠻”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正統、傳統、保守、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