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晚年;末年。《左傳·文公元年》:“ 晉文公 之季年,諸侯朝 晉 。”《漢書·魯恭王劉馀傳》:“好治宮室苑囿狗馬,季年好音,不喜辭。”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自 鹹豐 季年,中西重立和約。” 陳垣 《黨使我獲得新的生命》:“我出生在 清 朝季年。”
(2).指第三年。 王國維 《觀堂集林·唐寫本敦煌縣戶籍跋》:“《唐六典》戶部尚書職,每一歲一造計帳,三年一造戶籍,凡定戶以仲年,造籍以季年。”
“季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晚年;末年
指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的末期。例如:
第三年
在特定語境下,可表示時間序列中的第三年。例如:
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漢典》《左傳》等文獻來源。
季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季”字作為主體字,而“年”字作為修飾字。它有着多重含義,可以指代四季的循環變化,也可以指代一年的年底季度。
下面是對“季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季年”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繁體中,它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意義,并且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的“季年”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這體現了漢字書寫的連貫性和傳承性。
以下是一些關于“季年”的例句:
與“季年”相關的組詞有:年月、季度、年初、季節等。
“季年”的近義詞有:年度、一年、年份。
“季年”的反義詞可以是:季節、時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