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猛兇狠。《明史·缪大亨傳》:“ 大亨 言于 太祖 ,賊飢困,若掠食四出則難至矣,且驍鷙可用,無為他人得。”
“骁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勇猛兇狠,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兼具力量與攻擊性的特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兩字結合後,“骁鸷”既包含“骁”的勇猛,又強調“鸷”的兇悍,整體形容兼具力量與攻擊性的特質,常見于描述曆史人物或群體。例如《明史·缪大亨傳》中以“骁鸷”形容賊寇的兇猛難馴()。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貼近古漢語風格。若需類似含義的現代表達,可用“剽悍”“兇猛”等替代。
《骁鸷》是一個形容詞,意指勇猛、剽悍、英勇。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馬的部首“馬”,右邊是鳥的部首“鳥”,分别有12個和8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骁鸷》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曲禮》這部經典文獻中。在宋代,一位名叫孔穎達的文學家将《周禮》的注釋中的《骁鸷》改為《骁夙》。從那時起,《骁鸷》這個詞開始按照繁體字寫法流傳下來。
在繁體字中,骁和鸷的形狀沒有太大的變化。骁的發展過程中,字的正中間出現了兩點表示眼睛,給人一種銳利的感覺。鸷的繁體字比原來的形狀更加修長,它的下邊緣延伸,形成三條曲線,更加生動和精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骁鸷》的字形與現在相比有一些差異。骁部分的馬字旁曾被寫成“馬”,表示形容馬是骁勇的;而鸷部分的‘鳥’字旁則是寫成“隹”字旁,表示形容鳥是兇猛的。這些古代的寫法反映了人們對馬和鳥勇猛、剽悍特點的認知。
以下是幾個使用《骁鸷》的例句:
一些相關的詞語: - 組詞:骁勇、鸷猛、骁将、骁将冠軍、鸷鷹。 - 近義詞:勇猛、剽悍、英勇、威武。 - 反義詞:怯懦、膽怯、腼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