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金利山的意思、麥金利山的詳細解釋
麥金利山的解釋
北美洲第一高峰。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海拔6193米。雪峰、冰川相互輝映,綠樹成帶,風景優美。辟有國家公園。
詞語分解
- 麥的解釋 麥 (麥) à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面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收。麥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 姓。 筆
-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争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專業解析
麥金利山(Mckinley Mountain),現官方名稱德納裡(Denali),是北美洲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美國阿拉斯加州中南部。根據漢語詞典釋義與地理學規範,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麥金利山
漢語詞典中特指阿拉斯加山脈的主峰,地理坐标為北緯63°04′10″、西經151°00′26″。其名稱源于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2015年8月美國政府正式恢複阿拉斯加原住民語言名稱“德納裡”(意為“雄偉的高山”或“太陽之家”)。該山峰以6190.5米的絕對海拔成為北美洲陸地最高點。
二、地理與地質特征
- 構造形成
屬新生代造山運動的産物,由花崗岩和變質岩構成,受太平洋闆塊俯沖作用持續擡升,地震活動頻繁。
- 氣候與環境
山頂終年積雪,冰川覆蓋率達50%以上,山腳至峰頂高差約5500米,形成苔原、針葉林到極地冰原的垂直生态帶。
三、文化意義與命名沿革
- 原住民稱謂:阿拉斯加阿薩巴斯卡語稱其為“德納裡”,象征神聖與自然崇拜。
- 名稱争議:1896年探礦者以總統名命名,引發原住民群體長期抗議,直至2015年奧巴馬政府批準更名。
- 國際認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國際登山聯合會(UIAA)均采用“德納裡”作為标準名稱,但中文語境仍保留“麥金利山”舊稱并行使用。
引用來源
-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阿拉斯加地形數據庫(官方測繪數據)
-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
德納裡國家公園地質報告
- 阿拉斯加原住民文化遺産中心
德納裡名稱曆史文檔
- 美國内政部
2015年更名行政令
- 《世界地名譯名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網絡擴展解釋
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是北美洲最高峰,其詳細解釋如下:
1.地理位置與基本特征
- 位于美國阿拉斯加州中南部,屬于阿拉斯加山脈中段,坐标為北緯63°04′10″、西經151°00′26″。
- 海拔6193米(南峰),北峰高5934米,雪線高度約1830米,終年積雪。
2.名稱由來與變更
- 原名:迪納利峰(Denali),源自阿拉斯加原住民語言,意為“雄偉的高峰”或“太陽之家”。
- 更名曆史:
- 1896年為紀念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而命名。
- 2015年曾恢複原名“德納裡峰”,但2025年1月美國内政部再次将其官方名稱定為“麥金利山”。
3.地理環境
- 山體形成于第三紀晚期至第四紀的地質隆起,呈穹窿狀結構。
- 冰川廣布,南坡有卡希爾特納、魯斯等主要冰川,降水較多。
- 低海拔地區(762米以下)發育森林,以杉樹、桦樹為主,夏季景色青翠。
4.自然景觀與保護
- 以雪峰、冰川、森林交織的景觀聞名,現為德納裡國家公園(Denali National Park)的核心區域。
- 因獨特的地貌和生态,成為登山者與旅遊者的熱門目的地。
補充說明
- 名稱争議:盡管官方名稱多次變更,原住民及部分文獻仍沿用“迪納利”稱呼,體現文化認同與曆史淵源。
- 氣候:受太平洋暖流影響,山區氣候相對溫和,但高海拔區域極端寒冷。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阿拉斯加國家公園管理局或權威地理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裡之才白酦八溟貝筵褊急不怠不屬蔔夜蔔晝菜豆吃虀宰相馳說吹虀剉角媒人當塗高刀筆到頂抵遏鍛錘迩言法喜食蜂芒豐融伏食富煴負茲耕根車鼓魚寒烏合鬧橫行介士煇張甲煎匠麗窭叟開耑揦子路次馬薊毛邊紙篃竹夢溪筆談平分潑灑青泥城七子鏡軟囊囊軟食攝養市闾水獺炭精燈阗塞祧廟同名瓦市輼辌五馭相序鮮霁小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