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當塗高的意思、當塗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當塗高的解釋

漢 代谶書中的隱語。指 三國 魏 。《後漢書·袁術傳》:“﹝ 術 ﹞又少見讖書,言‘代 漢 者當塗高’,自雲名字應之。” 李賢 注:“當塗高者,‘魏’也。”《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肅承天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太史丞 許芝 條 魏 代 漢 見讖緯于 魏王 曰:‘……故 白馬 令 李雲 上事曰:‘ 許 昌氣見於當塗高,當塗高者當昌於 許 。’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 魏 當‘代 漢 ’。’” 宋 歐陽修 《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火數四百炎靈銷,誰其代者當塗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當塗高”是漢代谶緯文化中的一則隱語,最早見于《後漢書》等史料,其核心含義與朝代更替的政治預言相關。以下是綜合多源資料的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1. 字面與出處
    “當塗高”出自漢代谶書,字面意為“當道而高大者”。據《後漢書·袁術傳》記載,谶語“代漢者當塗高”被解讀為預言取代漢朝的勢力。

  2. 曆史背景
    漢代盛行谶緯學說,此類隱語常被用于政治宣傳。如袁術因名“術”(通“途”,即道路)和表字“公路”,自認為應驗了“當塗高”的谶語,進而稱帝(、)。


不同勢力的解讀

  1. 袁術的曲解
    袁術認為“塗”通“途”,其名與字均關聯道路,強行将谶語與自身聯繫,甚至以傳國玉玺為佐證(、)。

  2. 曹魏的象征化
    曹魏政權将“當塗高”解釋為“宮阙”(即“阙”,象征皇權),因“阙”與“魏”同音,暗指魏代漢的合法性(、)。

  3. 其他延伸解讀
    有觀點認為“當塗高”暗指階層壟斷(如士族門閥的九品中正制),但此說法多見于後世推測,缺乏直接文獻依據。


影響與争議

  1. 政治工具性
    谶語成為漢末群雄争奪正統性的工具,如袁術、李傕均試圖借其稱帝(、)。

  2. 史書記載的矛盾
    《三國志》等正史未明确曹魏是否主動使用此谶語,但後世文人(如歐陽修)常以“當塗高”代指曹魏(、)。


“當塗高”的本質是漢代谶緯文化催生的政治隱語,其解釋因時代和立場而異,主流觀點認為它最終被曹魏政權合理化利用,成為代漢的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當塗高這個詞,意思是指當塗山的高處或高峰。它的拆分部首是「彳」和「㜣」,其中「彳」表示走路,「㜣」表示山,所以組合在一起表示「山的高處」。根據《康熙字典》,當塗高的原始寫法是「當塗高」,後來逐漸簡化成現在的寫法。 當塗高這個詞的繁體字是「當塗高」。繁體字在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較為常見使用,而在中國大陸使用的是簡體字。 古時候,當塗高的字形和現在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當塗高的古字形是「䢀塗高」,其中的「䢀」表示山,「塗」表示高處。古代人們用這種字形來表達同樣的含義。 下面是一個關于當塗高的例句: 我爬到當塗高,俯瞰美麗的風景。 關于當塗高的組詞,可以有當塗山、當塗峰等等。 當塗高的近義詞可以是山頂、山峰。 當塗高的反義詞可以是低處、山谷。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