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賣畚的意思、賣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賣畚的解釋

《晉書·王猛傳》:“﹝ 王猛 ﹞少貧賤,以鬻畚為業,嘗貨畚於 洛陽 ,乃有一人貴買其畚,而雲無直,自言家去此無遠,可隨我取直。 猛 利其貴而從之,行不覺遠,忽至深山,見一父老……有一人引 猛 進拜之,父老曰:‘ 王公 何緣拜也!’乃十倍償畚直,遣人送之。 猛 既出,顧視,乃 嵩高山 也。”後因以“賣畚”為典實。 唐 李白 《留别王司馬嵩》詩:“呼鷹過 上蔡 ,賣畚向 嵩岑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賣畚"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畚"指用竹篾或草繩編織的盛物器具,"賣畚"即販賣畚箕的營生。該詞最早見于《晉書·王猛傳》,記載前秦丞相王猛年少時家境貧寒,曾以販賣畚箕為業。

二、典故内涵 據記載,王猛在洛陽賣畚時遇神秘買主,隨其入深山得異人厚待,獲十倍酬金。這一奇遇暗喻寒門賢士的非凡潛質,後以"賣畚"象征:

  1. 賢士未遇:指傑出人才在未顯達時的清貧境遇
  2. 雅逸風骨:體現隱士淡泊名利的超然品格
  3. 機遇隱喻:暗含命運轉折的契機往往源于平凡經曆

三、文學運用 該典故常見于詩詞歌賦,如元代詩人薩都剌《醉歌行》中"王猛賣畚入市門,劉毅碾煤為生計",通過對比手法凸顯賢士的寒微出身與非凡成就。現代多用于表達對人才成長曆程的隱喻性描述。

需注意該詞屬于文言色彩較濃的典故詞彙,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于文學創作或曆史評述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賣畚》是什麼意思

《賣畚》是一個成語,意指以卑劣的手段謀取不義之財,詐騙他人。也可以形容借助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賣畚》的部首是⼩(⼥字旁),部首筆畫數為3。

來源與繁體

《賣畚》成語最早出自《文心雕龍·唐百花譜》:“杜意雲:‘……賣畚一受,一破賣一分,貧薪如是,日無微薄之驗,又委質于長方貧妓,不知何處為人工乎?’”

在繁體字中,《賣畚》成語的寫法為《賣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中,《賣畚》成語的寫法有所變化。其中,畚字可以寫作傧、甂、贲。

例句

1. 他用虛假承諾賣畚,騙了很多人的錢財。

2. 那名商人用賣畚的手法,不斷斂財,最終終身受罰。

組詞

1. 賣弄:指故意顯示自己的長處,而使人覺得不自然。

2. 賣命:指為了謀求生活或壓迫下,不計較個人安危,全力以赴。

3. 賣國:指出賣國家或民族的利益,背叛國家。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欺詐、詐騙、騙取。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正直、誠實、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