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死囚的意思、死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死囚的解釋

[a convict awaiting execution] 等待執行死刑的囚犯

詳細解釋

已************,尚未執行的囚犯。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硬拷》:“寫完,發與那死囚,於斬字下押箇花字。” 鄭振铎 《桂公塘》:“船上的人們如待決的死囚似的,默不出聲,緊緊的擠在一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死囚指被法院判處死刑且判決已生效,正在等待執行的囚犯。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死囚”特指“已經判處死刑,尚未執行的犯人”¹。其含義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1. 法律定性:必須經司法程式正式判處死刑,區别于未決犯或嫌疑犯;
  2. 執行狀态:判決已生效但尚未執行,若已執行則稱為“死刑犯”;
  3. 監禁屬性:通常被羁押于特定場所(如看守所死囚監區)等候處決。

法律依據與執行程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51-252條,死刑判決需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前需驗明正身并安排會見親屬。傳統語境中,“死囚”常與“秋決”制度關聯(明清時期死刑犯多待秋季處決),現法律已廢除季節性限制¹。

文學與曆史用例

魯迅《阿Q正傳》中“死囚”一詞影射舊司法體系的殘酷性:“他以為人生天地之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反映社會對死刑犯的認知²。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P1238.
  2. 魯迅. 《阿Q正傳》. 收錄于《魯迅全集》第一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P7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四章“死刑複核程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

網絡擴展解釋

“死囚”指被判處死刑但尚未執行的囚犯,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法律狀态
    指已通過司法程式被判處死刑(包括立即執行或緩期執行),但尚未實際執行刑罰的囚犯。

  2. 詞源與構成
    “囚”本義為拘禁(《說文解字》),引申為被監禁的人;“死囚”即“被判處死刑的囚犯”。


二、法律背景

  1. 適用條件
    根據《刑法》第48條,死刑僅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且需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例如:故意殺人、綁架、恐怖活動等嚴重暴力犯罪可能涉及死刑判決。

  2. 執行程式

    • 死刑立即執行:需經最高法複核後執行;
    • 死刑緩期執行:兩年考驗期内無故意犯罪可減刑。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1. 文學描述

    • 鄭振铎《桂公塘》:“船上的人們如待決的死囚似的,默不出聲。”
    • 明代《牡丹亭》:“發與那死囚,於斬字下押箇花字。”
  2. 現實案例
    如綁架撕票、惡性殺人案件的罪犯,經審判後成為死囚,等待最終執行。


四、補充說明

如需了解具體法律條款,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8-50條。

别人正在浏覽...

暗燈布纓殘兵敗将禅宮長人觸續蹴躇大國沙文主義大覺金仙惡迹昭着燔喪肺循環輻分服田福應該班兒高緺更議規算鶴飲弧弓貨籍夾箔幛家祭餞觞家賊難防精刻钜靈麇竄俊茂叩關狂朋怪友蘭檢潦泡靈威仰臨渴穿井門到戶說苗圃覭髳苶靡盼辰勾愆序憩流情深義厚情願起謝瞿地熱頭三孔山婦商賈拾人涕唾水麝調悅投斧團弄托人網頁遊戲委宛賢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