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慎。《史記·夏本紀》:“翕受普施,九德鹹事,俊乂在官,百吏肅謹。”
“肅謹”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ù jǐn,意為敬慎、嚴肅謹慎,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恭敬而謹慎的态度,強調言行莊重、細緻。例如《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百吏肅謹”,即百官均保持恭敬謹慎的作風。
近義詞與用法
如“小心翼翼”“嚴肅恭敬”等,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獻中描述嚴謹的态度(如官員履職、學術研究等)。
肅(sù)
謹(jǐn)
“肅謹”融合了恭敬與審慎的雙重含義,既可用于描述傳統禮儀,也可延伸至現代嚴謹的工作态度。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史記》或權威詞典。
肅謹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嚴肅而謹慎的态度,表現出的嚴肅認真和一絲不苟的作風。
肅謹的部首是月,由5個筆畫組成。
肅謹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謹”是“言”和“堇”的合體,意為言語慎重,是一種假借本義。“肅”則表示嚴肅、莊重。在繁體字中,肅謹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肅謹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其中“肅”可以寫成“粛”,而“謹”可以寫成“儘”。這種字形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1. 他表現出極度的肅謹,對待工作一絲不苟。
2. 請在準備好的文件上籤字時,要保持肅謹的态度。
肅謹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彙,如:
1. 肅謹嚴肅
2. 肅謹認真
3. 肅謹向上
肅謹的近義詞包括:莊重、鄭重、謹慎。
肅謹的反義詞是:輕率、馬虎。
以上就是關于肅謹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